问答1000网

目录

琵琶十大名曲,琵琶的经典十大名曲

发布时间:2021-12-06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30次

十大名曲,琵琶十大名曲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塞上曲》

1、简介
此曲细腻地描写了王昭君对故国家园的思念。

2、概述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

3、表达之情
运用弹、挑、泛等单音与拉、推、轮指等连指的巧妙穿插,使旋律更显委婉柔美,表现出“声声掩抑声声思”的情绪,表达了古代妇女受压抑的内心痛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夕阳箫鼓》

1、简介
(1)、作品名称 
夕阳萧鼓 。

(2)、创作年代 
1875年 。

(3)、作品出处 
上海大同乐社 。

(4)、文学体裁 
琵琶古曲。

2、概述
《夕阳萧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3、赏析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4、相关评价
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三、《十面埋伏》

1、简介
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2、概述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3、赏析
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四、《霸王卸甲》

1、简介
(1)、中文名 
霸王卸甲 。

(2)、音乐风格 
著名琵琶大套武曲 。

(3)、故事背景 
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

(4)、选用乐器 
琵琶 。

(5)、全曲 
共分十六段。

2、概述
《霸王卸甲》,著名的古代琵琶大套武曲,全曲共分十六段。该曲和《十面埋伏》同样都是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不同的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此琵琶乐曲沉闷悲壮。

3、作品
全曲共分十六段:(一)营鼓 (二)开帐 (三)点将一 (四)整队 (五)点将二 (六)出阵一 (七)出阵二 (八)接战 (九)垓下酣战 (十)楚歌 (十一)别姬 (十二)鼓角甲声 (十三)出围 (十四)追兵 (十五)逐骑 (十六)众军归里。其中别姬一段极为哀痛,渲染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面对爱妃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和痛苦。

4、赏析
《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失已落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京戏《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会带给你更深刻的感受。

5、其他
这首琵琶曲重点段落是“楚歌”和“别姬”,乐曲沉雄悲壮,又凄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五、《大浪淘沙》

1、简介
(1)、中文名 
大浪淘沙 。

(2)、作者
阿炳(华彦钧) 。

(3)、类型
琵琶 。

(4)、发行时间 
1950年。

2、概述
《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此曲经杨荫浏、曹安和二位先生录音并记谱才得以保存下来。据阿炳生前所言,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弹奏而成。

3、创作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动乱,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道士行业日渐冷落。就在阿炳三十多岁的时候,因病双目先后失明。在贫病交迫的情况下,阿炳被迫走上流浪卖艺生涯。作为一个民间盲艺人,阿炳饱尝人间的凄惨苦痛,受尽权贵们的欺负凌辱。他所留下的琵琶曲《大浪淘沙》以及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表露了他对人生的威慨,对黑暗的扰争,对未来的向往。

4、乐曲赏析
(1)、第一段
开始的慢板段落是全曲的主体部分,篇幅较长。在短小的引子之后,主题呈现,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并富于感叹。时起时伏的音浪,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平和激愤。这个长达十一小节的主题,用段末扩充、换头、搭尾和通过出现清角音(fa)等变换旋律创作技法,变奏了五次,从多侧面揭示主题的音乐内涵。

(2)、第二段
篇幅短小,是个过渡段落,主要用“摭分”指法演奏,并作重复和模进,音乐滔滔不绝,情调轻快,富有动力。

(3)、第三段
速度更快,旋律富有棱角,节奏坚定,音乐铿锵有力,表现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乐曲在充满自信和乐观的气氛中结束。 

5、作者介绍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正一派道士。曾一度沦为街头流浪艺人,饱受苦难,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其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充满艺术的生命力。

六、《昭君出塞》

1、简介
(1)、中文名 
昭君出塞 。

(2)、填词 
无 。

(3)、谱曲 
阿炳 。

(4)、编曲 
阿炳 。

(5)、音乐风格 
琵琶曲。

2、概述
《昭君出塞》是阿炳父亲华雪梅亲传的琵琶曲,阿炳作曲。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

3、内容
(1)、第一段
旋律端庄深刻,刻画了昭君出塞时的激昂悲愤之情和离别故土的悲痛哀怨之情。

(2)、第二段
节奏沉稳单一,旋律富有内在动力,表现了一个纷杂的场面。

(3)、第三段
结构短小,音乐轻快明朗,层次分明,表达了对昭君出塞的无限感慨。

3、赏析
在《一素子琵琶谱》中新调6首之一,为《昭君出塞》,注明通《石上流泉》;华秋苹《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的浙江陈牧夫派琵琶曲目中有《昭君怨》,后来李芳园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出现了描写昭君出塞故事的套曲《塞上曲》。

七、《阳春白雪》

1、简介
(1)、中文名 
阳春白雪 。

(2)、寓意 
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

(3)、时代
春秋时期 。

(4)、类型 
古琴曲 。

(5)、作者
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 。

(6)、反义词
下里巴人。

2、概述
《阳春白雪》是古典名曲,为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3、结构
《阳春白雪》:由中国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

4、不同版本
《阳春白雪》流传有两种不同版板,“大阳春”和“小阳春”,《大阳春》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十二段乐谱。《小阳春》是汪昱庭所传,又名《快板阳春》,流传很广。这里介绍的是《小阳春》。

5、文艺评论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毛泽东试图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统一起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说,“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么,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

八、《草原小姐妹》

1、简介
(1)、中文名称 
草原小姐妹 。

(2)、发行时间 
1972年 。

(3)、编曲
吴祖强 。

(4)、音乐风格
琵琶协奏曲。

2、概述
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

3、赏析
琵琶协奏曲,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1973年,1977年中央乐团首演。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九、《海青拿天鹅》

1、简介
(1)、中文名 
海青拿天鹅 。

(2)、外文名 
AVulture Huntin the Swan 。

(3)、朝代 
元代 。

(4)、类型
中国古代琵琶曲 。

(5)、出处 
《海青拿天鹅》。

2、概述
中国古代琵琶曲。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有诗云:“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原注:“《海青拿天鹅》,新声也”。表明这首乐曲在元代已出现,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早的琵琶曲。

3、历史
自元代以来,此曲除作为琵琶曲流传外,亦被全部或片段地作为器乐合奏曲演奏,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抄本、北京智化寺音乐曲谱中有《放海青》、《拿鹅》两曲;清嘉庆十九年(1814)蒙古族人荣斋编《弦索备考》中有《海青》一曲。其他民间吹打曲谱中也有《海青》、《鹅儿》两曲,可见其流传之广。

十、《彝族舞曲》

1、简介
(1)、中文名
 彝族舞曲 。

(2)、所属专辑 
彝族舞曲 。

(3)、歌曲时长 
0时7分45秒 。

(4)、谱曲 
王惠然 。

(5)、音乐风格 
轻缓 。

(6)、发行时间 
1960年底定稿。

2、概述
王惠然作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

3、舞曲简介
彝族舞曲: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4、创作背景
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顶蓝天,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

5、创作时间
作品于1959年开始创作,经过多次修改,于1960年底定稿。乐曲问世后,很快流行全国,并被选为高等音乐院校的琵琶教材。
























相关问答
其他相关文章
热点问答
1斗罗大陆十大凶兽是哪些?
斗罗大陆十大凶兽是哪些?
最新内容
大家关心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