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目录

佛教四大译经家

发布时间:2021-01-04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51次

佛教四大,佛教四大译经家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鸠摩罗什

1、简介
鸠摩罗什,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拜凉国国师。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

2、著名弟子
有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合称“什门四圣”。

3、人物生平
(1)、出家
鸠摩罗什,后秦僧人、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意译童寿。青年时即名传西域各地,声闻中原。

(2)、译经
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

(3)、圆寂
后秦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鸠摩罗什圆寂于草堂古刹(西安草堂寺)。临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

4、佛教作品
金刚经、维摩经、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二门论、成实论、十诵律、大智度论实相论、通三世论、大乘大义章、十住毗婆娑论。

5、传佛足迹
克孜尔石窟、敦煌白马塔、鸠摩罗什寺、西安草堂寺。

6、弟子
道生、僧肇、道恒、昙影、慧观、慧严、道融、僧正、僧迁、昙无成、僧导、僧业、僧嵩、什门八俊、什门四圣、什门十哲。

7、人物评价编辑
“译界第一流宗匠”——梁启超、“鸠摩罗什对中国大乘佛教的传播有功劳。”——毛泽东、“罗什是离红尘最近的高僧。”——理方法师。

二、真谛

1、简介
印度优禅尼国人,精通大乘佛教。在南北朝梁武帝时,真谛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来到梁都建康,在准备开始译经之时,爆发了“侯景之乱”,于是他辗转到富春,才开始译经。之后,真谛又多次迁移,虽在兵荒马乱年代,但始终坚持译经。

2、人物履历
真谛(499~569,梵名波罗木陀),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原名拘那罗陀(华言亲依)。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大乘之说。他以弘道为怀,泛海南游,止于扶南国。

3、主要成就
真谛始达建康,受到朝廷热情欢迎,梁武帝亲加顶礼,并把他安置在华林园宝云殿供养,准备译经。但就在这年八月,发生了侯景叛乱事件。

4、社会活动
恰逢梁武帝派官员张汜送扶南朝献使返国,顺便求请名僧和各种大乘经、论,扶南国便与真谛商量,请他应命携带经、论入梁。真谛素闻梁武帝崇奉佛教,中国名僧济济,可以行化,欣然答应了扶南国的要求,随张汜扬帆渡海,于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八月十五日到达南海郡(治今广州)。

三、玄奘

1、简介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2、人物生平
西行求法、通晓三藏、取经归来、帝诏弃缁、潜心译经、灵骨舍利。

3、主要学说
五种姓说、唯识哲学、因明学。

4、传承弟子
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新罗高僧圆测,为玄奘神足,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5、作品一览
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大唐西域记。

6、家族成员
(1)、曾祖
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

(2)、祖父
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

(3)、父亲
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

(4)、二哥
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7、评价
玄奘法师自出家以后,在各地参访学习佛教大小乘教典。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经典有限,很不完备,众师解说不同,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为了“一睹明法了义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决心西行求法,虽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险寻求真理。

8、轶事典故
俗名小考、西域奇闻、佛骨遗踪、行脚僧图像。

9、后世纪念
玄奘寺、三藏塔、玄奘故里、玄奘雕塑。

四、不空

1、简介
不空三藏法师(705~ 774年),西域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唐朝时期佛学家、密宗佛教二祖,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土佛教四大译经家。

2、人物生平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诏许金刚智和弟子回国。但金刚智从长安到洛阳时就生病,於同年八月三十日圆寂,不空奉金刚智遗命,仍想前往天竺。这时他又奉到朝廷的命令,教他赍送国书往狮子国(斯里兰卡)。

3、思想学说
关于不空的思想和学说,可以注意的是,他自幼来华能够通晓中国的语文和文化,这个优越条件是历代来华的译师所少要的。当时佛教中各宗竞立,密法渐行,有一种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不空长期住在中国,对于这种情况有很深的认识,所以从他的译述中可以看出他正是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这种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主要成就
显教类、杂密类、金刚界类、大乐类、杂撰类。


相关问答
其他相关文章
热点问答
1汉赋四大家是那几位?
汉赋四大家是那几位?
最新内容
大家关心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