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十大毒物】

发布时间:2020-02-20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88次

世界十大毒物,包括、毒王、毒蛇、毒化、毒树、毒蝎、毒虫、毒蟹、毒草分别是那些呢?

目录
    十大毒物,十大毒王蜘蛛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十大毒王蜘蛛,世界上最毒的蜘蛛
    一、巴西游走蛛

    1、简介
    (1)、中文学名 
    巴西游走蛛 。

    (2)、拉丁学名
     Phoneutria fera 。

    (3)、别称 
    香蕉蜘蛛 。

    (4)、界 
    动物界 。

    (5)、亚门 
    螯肢亚门 。

    (6)、纲 
    蛛形纲 。

    2、概述
    巴西游走蛛,英文名称:Brazilian wandering spider 这些蜘蛛是属于ctenidae . phoneutria属;有烈性毒液足以让人类致命。科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巴西游走蛛是世界上最毒的蜘蛛 

    3、生活习性
    巴西游走蛛是一种大型纺锤形蜘蛛,腿间的跨度可达到15厘米。它们的腿非常粗壮,上面布满尖刺,走起路来迅疾如风。巴西游走蛛同样是四处游荡着觅食,它们这种游荡性觅食方式让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4、致命案例
    圣保罗州:773叮咬/每年,1人死亡;巴拉娜州:150叮咬/每年, 2人死亡;圣卡塔琳那州:86叮咬/每年,没有死亡个案;南里奥格兰州:218叮咬/每年,没有死亡个案。

    5、毒液
    被游走蛛咬了一口,会有激烈的局部疼痛和肿胀,其次是严重的系统性影响,如不规则的心律,呼吸暂停,肺水肿和呕吐。尽管统计数据表明,咬了一口,死亡的危险性是相当小。如果你倒霉,不及时用血清还是可能导致死亡。

    二、黑寡妇蜘蛛

    1、简介
    (1)、中文名 
    间斑寇蛛 。

    (2)、外文名 
    black widow 。

    (3)、别名 
    黑寡妇 。

    (4)、拉丁学名 
    Latrodectu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节肢动物门 。

    (7)、亚门 
    有螯亚门 。

    2、概述
    黑寡妇蜘蛛是一种中型蜘蛛,学名间斑寇蛛,属球腹蛛科、寇蛛属,其毒液具有剧烈毒性,是闻名世界的剧毒蜘蛛之一。

    3、形态特征
    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在交配后立即咬死雄性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4、生活习性
    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它们一般以各种昆虫为食,不过偶尔它们也捕食虱子、马陆、蜈蚣和其他蜘蛛。当猎物缠在网上,黑寡妇蜘蛛就迅速从栖所出击,用坚韧的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然后刺穿猎物并将毒素注入。

    5、分布情况
    黑寡妇蜘蛛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大型蜘蛛,热带及温带地区均有发现,如几何寇蛛分布于非洲,库拉卡维寇蛛分布于南、北美洲,豪猪寇蛛、苍白寇蛛分布於南欧、北非和西南亚。国内分布于新疆和云南,在新疆已见于库尔勒、乌鲁木齐、昌吉、奇台、吉木萨尔、阜康、青河、特克斯等县市。

    6、毒性
    人被黑寡妇蜘蛛咬到后的症状包括伤口处有针扎感,伤口及附近可能呈苍白、发红或起荨麻疹,局部疼痛或压痛,剧痛会在被咬后约5min内迅速向腹部、大腿、腰部等处扩散,同时可能出现腹胀、肠梗阻现象。

    三、漏斗网蜘蛛

    1、简介
    (1)、中文学名 
    漏斗形蜘蛛 。

    (2)、拉丁学名 
    Funnel-web Spider 。

    (3)、别称 
    漏斗网蜘蛛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亚门 
    有螯亚门 。

    2、概述
    漏斗形蜘蛛(Funnel-web Spider)属于蛛形纲。最早在澳大利亚东部被发现,包括塔斯马尼亚岛洲、以及澳大利亚南部的海湾森林。它们的品种有36种之多,其中包括3种树居品种的蜘蛛。

    3、习性分布
    漏斗形蜘蛛喜欢藏身于阴暗、潮湿、凉爽的地方,如:岩石下面、腐烂的树叶堆下面、圆木的裂缝中、丛林背阴的角落里。然而,在花园里,他们只会栖息在假山的缝隙中,或者是厚厚的树叶堆之中,并不会在草坪这样开阔的地方看见它们的身影。

    4、辨认方法
    漏斗形蜘蛛是一种大型蜘蛛,体长1.5厘米到4.5厘米不等,身上长有深棕色和黑色颜色相间的甲壳。腹部颜色通常是深色的李子色,并且伴有黑色的过渡。

    5、预防
    最好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仔细检查每个角落,及早发现并且把它们做适当处理,特别是花园里和房屋里,最好能掌握蜘蛛的生活区域,以便预防。

    四、赤背蜘蛛

    1、简介
    (1)、中文学名 
    赤背蜘蛛 。

    (2)、拉丁学名
    Latrodectus hasselti (Thorell,1870) 。

    (3)、别称 
    赤背寡妇蛛、印度赤背蜘蛛、赤背蛛,红背蜘蛛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亚门 
    螯肢亚门 。

    (7)、纲 
    蛛形纲 。

    (8)、亚纲 
    柄腹亚纲 。 

    2、概述
    赤背蜘蛛习惯生活在户外的贮藏室里、花园中或是房檐下。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居民家中也曾发现赤背蜘蛛。

    3、作战应用
    金属风暴公司正在与新加坡技术动力公司达成协议联合研制弹药,与美国光电系统公司联合研制武器系统。金属风暴公司已经从美国陆军、海军和能源部赢得了研制和研究合同,其先进单兵战斗武器和区域拒止武器系统已经在澳大利亚成功地完成了射击试验。

    4、精彩消息
    澳大利亚墨尔本(Melbourne)北部地区一位农民日前在妻子的车底发现惊人一幕:一只巨大的赤背蜘蛛与一条东部拟眼镜蛇发生对战,蜘蛛用蛛丝将蛇吊离地面,最终杀死了这条蛇。

    五、六眼沙蛛

    1、简介
    (1)、中文名 
    六眼沙蜘蛛 。

    (2)、拉丁学名 
    Sicarius hahni Walckenaer,1847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纲
    蛛形纲 。

    (6)、目
    蜘蛛目 。

    (7)、科
    刺客蛛科 。

    (8)、分布区域 
    南非 。

    (9)、生存环境 
    沙漠 。

    2、概述
    六眼沙蜘蛛是一种中等大小的蜘蛛,它身体长度约为8至15mm,腿长可达50mm,生活在南非沙漠之中,而它同属的近似品种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有发现。并且六眼沙蜘蛛的属名在拉丁文中有着谋杀者的意思。其叮咬在实验中被证实,兔子在5到12小时即可致命。

    3、生活习性
    它不会跟踪猎物,不会织网,它总是将自己的身子隐藏在沙堆里,长满背部的细毛会卡住沙粒,确保它能随时保持伪装状态,以等待猎物。当它感到不安的时候,它会移动一小段距离,并再次将自己藏在沙粒之中。

    4、毒性
    六眼沙蜘蛛的毒液,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毒液之一。毒理学研究表明,它的毒液在溶血方面作用强大,对人类可以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中毒症状会慢慢的出现,首先会在伤口附近出现疼痛感,接着组织坏死造成机能障碍,毒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会导致血管破裂进而导致器官衰竭。

    六、智利隐蛛和隐居褐蛛

    1、简介
    (1)、中文学名 
    隐居褐蛛 。

    (2)、拉丁学名
    Loxosceles reclusaalso 。

    (3)、别称 
    brown recluse spider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纲 
    蛛形纲 。

    (7)、目 
    蜘蛛目 。

    2、概述
    隐居褐蛛brown recluse spider,亦译褐隐士蛛,也称小提琴蛛(violin spider)。一种浅褐色或黄色蜘蛛,在美国西部和南部很常见。

    3、特征
    学名Loxosceles reclusaalso。体长约0.7公分(0.25吋),肢展约2.5公分(1吋)。身体前半部(头胸部)上有一黑色形如小提琴的图案,背部中线上有一明显的沟纹,形成小提琴的“颈”。6眼排成2行。

    4、分布范围
    美国北部。其天然栖地在洞穴、齧齿类的地洞,以及其他有防护的环境。在建筑物中,它们通常躲在不受干扰的角落,如阁楼、储藏室、墙壁或天花板空旷处。其毒液会破坏被咬处附近的血管壁,有时引起大片的皮肤溃疡。偶可致命,伤处可能需数月方能愈合。

    七、中国捕鸟蛛

    1、简介
    (1)、中文学名 
    中国虎纹捕鸟蛛 。

    (2)、拉丁学名 
    Haplopelma huwena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亚门 
    螯肢动物亚门 。

    (6)、纲 
    蛛形纲 。

    (7)、亚纲 
    柄腹亚纲 。

    (8)、目 
    蜘蛛目 。

    2、概述
    虎纹捕鸟蛛是变温动物,且具负趋光性,在长沙地区5月—8月为虎纹捕鸟蛛进行繁殖和卵的胚胎发育时期,5月中旬—7月期间为虎纹捕鸟蛛求偶和交配的最佳时期。

    3、习性
    我们用50头蜘蛛经观察统计,结果表明虎纹捕鸟蛛在5—8月这段生长旺盛及繁殖期一天有四个明显的活动高峰期,分别在下午19∶00—20∶00之间,夜晚22∶00—0∶00,2∶00—4∶00,及上午6∶00—7∶00之间,而从上午8∶00—下午19∶00之间则很少有活动情况。

    4、食性
    蟋蟀、千足虫、面包虫等虫类为主也吃小白鼠等。护 理 适合温度: 28度;适合湿度: 85%。

    八、狼蛛

    1、简介
    (1)、中文学名 
    狼蛛 。

    (2)、拉丁学名
     Lycosa 。

    (3)、界 
    动物界。

    (4)、门 
    节肢动物门 。

    (5)、亚门 
    螯肢亚门 。

    (6)、纲 
    蛛形纲 。

    (7)、亚纲 
    柄腹亚纲 。

    (8)、目 
    蜘蛛目 。

    (9)、亚目 
    新蛛亚目 .

    (10)、科 
    狼蛛科 。

    2、概述
    狼蛛属蜘蛛目的一科。8眼黑色,排成3列(4-2-2)。步足粗壮,多刺,末端为3爪。因善跑、能跳、有毒性、行动敏捷、性凶猛而得名。

    3、外形特征
    8眼黑色,排成三列,从眼的排列可以鉴别︰前列4个小眼,中列2眼大,后列2眼小或中等大。步足粗壮,多刺,末端为 3爪。因善跑、能跳、行动敏捷、性凶猛而得名。全球1500余种。体中、小型长 3~25毫米。多数徘徊游猎,少数结网。在地面、田埂、沟边、农田和植株上活动。

    4、分布范围
    穴居狼蛛在国内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等省区。在繁殖季节(乌鲁木齐附近5~ 7 月,伊犁尼勒克山区7~ 8 月) 母蛛常系小蛛外出活动,此时其毒液的毒性也最强,容易伤害人、畜,在伊犁和哈密地区均有咬伤人、畜的报道,严重者可致人死亡。

    5、生活习性
    居住习性、 行为特征、社会识别、自我防卫、性食同类、母性特征、生长繁殖 。

    6、相关新闻
    男子拍碎大狼蛛后傻眼 数百只小蜘蛛喷出。

    九、鼠蛛

    1、简介
    (1)、中文名 
    鼠蛛 。

    (2)、界 
    动物界 。

    (3)、门 
    节肢动物门 。

    (4)、纲 
    蛛形纲 。

    (5)、亚目
     正颌亚目 。

    (6)、属 
    放射肢属 。

    (7)、亚种 
    11个亚种 。

    (8)、分布 
    澳大利亚境内 。

    (9)、体长 
    1-3cm 。

    2、概述
    鼠蛛属于动物界中的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正颌亚目,放射肢属。目前所知的有十一个亚种,其中十种都生活在澳大利亚。只有一种叫做M.tussulena,在智利被人发现。鼠蛛的名字来自于一个古老的已经被证实为谬误的传说,传说这种蜘蛛和老鼠一样会挖掘很深的洞穴。

    3、形态特征
    鼠蛛的体态从种类上分为中型和大型,体长在1cm到3cm之间。它们的体表富有光泽,有一颗高耸宽大的头颅,单眼分布于其上,短小的喷丝头位于腹部后侧。鼠蛛雌雄差异明显,雌蛛一般周身黑色,而雄蛛根据种类不同会有不同的颜色。

    4、生活习性
    鼠蛛一般捕捉昆虫为食,不过有时也会趁机会猎捕一些其他小型动物。鼠蛛的天敌包括胡蜂、袋狸、蜈蚣、蝎子等 。鼠蛛特别善于结网捕虫,网有圆网、皿网、漏斗网、三角网、不规则网等多种形状。

    十、黄囊蜘蛛

    1、简介
    大多数蜘蛛咬伤事件的罪魁祸首都被认为是黄囊蜘蛛,黄囊蜘蛛在世界很多地方存在着,它的毒液会破坏细胞,但很少会对人体构成危险,咬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是常见的症状。

    2、概述
    美丽的黄囊蜘蛛是榜单中毒性最小的一种,但它的毒性仍然是很强的。被它们咬伤的危险之一就是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感染是非常严重的。而且还会导致骨疽或者组织坏死。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花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花,全球十大毒花排行榜
    一、一品红‍

    1、简介
    (1)、中文学名 
    一品红 。

    (2)、拉丁学名
    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t Kl.   。

    (3)、别称
    象牙红、老来娇、圣诞花、圣诞红、猩猩木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7)、亚纲
    蔷薇亚纲 。

    (8)、目
    大戟目 。

    2、概述
    一品红(学名: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t Kl.)是隶属于大戟科、大戟属的灌木。有轻微毒性。根圆柱状,极多分枝。茎直立,高1-3米,直径1-4 厘米,无毛。

    3、灌木植物
    一品红是灌木植物,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花之一。其常见于公园,是观赏价值极高的植物,茎叶都可以入药,有消肿的功效。但其同时含有毒素,误食会导致人休克死亡。

    4、毒性
    一品红植株内的白色乳汁具有轻微毒性,可刺激皮肤或胃部,误食可能会造成腹泻和呕吐,对敏感人群可能会造成过敏反应。如果汁液进入眼中可能会造成暂时性失明。

    5、常见品种
    (1)、一品白
    该品种的苗,最早发现的时间是在1945年,很长时间内,要保留这种颜色的叶子和苞片,只能放在温室里,苞片乳白色。在1960年之后,基因才稳定。

    (2)、一品黄
    苞片淡黄色。

    (3)、橙红利洛
    苞片大,橙红色。

    二、紫穗槐

    1、简介
    (1)、中文名 
    紫穗槐 。

    (2)、拼音
     zǐ suì huái 。

    (3)、学名
    Amorpha fruticosa Linn. 。

    (4)、别称 
    棉槐、椒条、棉条、穗花槐、紫翠槐、板条 。

    (5)、界 
    植物界 。

    (6)、门
    被子植物门 。

    (7)、纲
    双子叶植物纲 。

    (8)、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9)、目
    蔷薇目 。

    2、概述
    紫穗槐(学名:Amorpha fruticosa Linn.)是豆科落叶灌木,高1-4米。枝褐色、被柔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基部有线形托叶,穗状花序密被短柔毛,花有短梗;花萼被疏毛或几无毛;旗瓣心形,紫色。荚果下垂,微弯曲,顶端具小尖,棕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疣状腺点。花、果期5-10月。

    3、灌木
    紫穗槐是一种灌木,其树形优雅美观,开出的紫红色花朵也是分外妖娆。紫穗槐因具有祛湿消肿的功效而多被用于医药中,但其带有一定的毒性,如果过量服用,会引起呕吐腹泻。

    4、产地
    紫穗槐原产美国东北部和东南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栽培

    5、生长环境
    紫穗槐喜欢干冷气候,在年均气温10℃至16℃,年降水量500至700毫升的华北地区生长最好。耐寒性强,耐干旱能力也很强,能在降水量200毫升左右地区生长。也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虽浸水1个月也不至死亡。对光线要求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

    三、千鸟草

    1、简介
    (1)、拉丁学名 
    Delphinium consolida 。

    (2)、界 
    植物界 。

    (3)、门
    被子植物门 。

    (4)、纲
    木兰纲 。

    (5)、目
    毛茛目 。

    (6)、科
    毛茛科 。

    (7)、属
    飞燕草属 。

    (8)、英文名
     Larkspur 。

    (9)、原产地 
    南欧 。

    2、概述
    千鸟草属于一年生草本,较耐寒,喜干燥,忌涝,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凉爽环境。茎直立,上部疏生分枝,茎叶疏被柔毛。叶互生,茎生叶无柄,基生叶具长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径约2.5厘米。作为花坛花,是一种具有直立型花穗的品种,在长穗上密布小花,让人感觉华贵,也是英国花园流派的代表型品种。

    3、名字由来
    千鸟草的花瓣小巧精致,外形看上去就像是千鸟在空中飞翔一般,因而得名。其美丽的外表下却含有剧毒,仅仅是触摸就可能回导致人们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现象。

    4、形态特征
    千鸟草,又称小飞燕草,全株有毒。千鸟草虽然与同属的飞燕草极为相似,常被误认为飞燕草。但其长度较短,分枝较多,因而在花艺用法上多数担任配角。千鸟草花语温柔,飞燕草花语自由。

    5、生长环境
    生育温度5~25℃,不耐移植,直播较佳。成苗后间距为15厘米种植。栽培地点需光照好,通风,土壤肥沃。

    四、铃兰

    1、简介
    (1)、中文名 
    铃兰 。

    (2)、拉丁学名
    Convallaria majalis Linn. 。

    (3)、别名 
    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铃、小芦铃、草寸香、糜子菜、芦藜花 。

    (4)、界 
    植物界 。

    (5)、门 
    木贼门。

    (6)、亚门 
    木贼亚门。

    (7)、纲 
    百合纲。

    (8)、亚纲 
    百合亚纲。

    2、概述
    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 Linn.)是百合科、铃兰属植物。气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无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状茎。具光泽。

    3、毒性
    铃兰花朵一颗颗排列,悬挂在枝干之上,是如此的美丽动人。虽然铃兰看起来安静且具有魅力,但它整株植物都携带毒性,触摸铃兰可能会导致出现恶心呕吐的中毒现象。

    4、形态特征
    铃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全部无毛,高18-30厘米,常成片生长。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3-8.5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楔形;叶柄长8-20厘米。

    5、分布范围
    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浙江和湖南。朝鲜、日本至欧洲、北美洲也很常见。

    五、天仙子

    1、简介
    (1)、中文名 
    天仙子 。

    (2)、学名
    Hyoscyamus niger L. 。

    (3)、别称 
    小天仙子、黑莨菪、牙痛子、米罐子、熏牙子、马铃草等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7)、亚纲
    合瓣花亚纲 。

    2、概述
    天仙子茎叶繁茂,群花期长达2个月,可广泛种栽于公园、公路两侧,布置花坛外轮可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亦可作为绿化带呈块状播种。

    3、外观
    天仙子的花朵为浅黄色的漏斗状,有紫色的网状脉纹,绽放的花朵就像是仙子的裙摆,十分漂亮。其虽然有仙子之名,但却带有剧毒,仅需一点点的天仙子就可以成功毒死一只动物。

    4、分布
    蒙古、俄罗斯、欧洲、印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华东有栽培或逸为野生。常生于山坡、路旁、住宅区及河岸沙地。

    5、生长环境
    常生于山坡、路旁、住宅区及河岸沙地。中国长白山区生长于山路旁、杂草地或撂荒地等。天仙子适应性强,当年苗耐寒、喜光、喜肥、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六、颠茄

    1、简介
    (1)、中文学名 
    颠茄 。

    (2)、拉丁学名 
    Atropa belladonna L. 。

    (3)、别称 
    颠茄草 。

    (4)、二名法 
    Atropa belladonna 。

    (5)、界 
    植物界 。

    (6)、门
    被子植物门 。

    (7)、纲
    双子叶植物纲 。

    2、概述
    颠茄,别名:野山茄、美女草、别拉多娜草,拉丁文名:Atropa belladonna L.是双子叶植物纲、茄科、颠茄属多年生草本,或因栽培为一年生,根粗壮,圆柱形。

    3、致命的毒素
    颠茄的紫色花朵看起来是如此妖娆美丽,但其深紫色的果实却让人深觉恐怖。颠茄中含有致命的毒素,人们一旦吸食到足够的剂量,就会严重影响到中枢神经,麻痹被侵入者的神经末梢。

    4、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寒冷,忌高温,以20-25℃的气温生长快,超过30℃生长缓慢。雨水多,易罹根病。 北京地区5月至6月植株生长快,7月生长慢,冬季不能露地越冬,只作一年生栽培;长江以南产区可作多年生栽培。在阳光充足、适宜土壤湿度环境下生长的植株生物碱含量高。

    5、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中部、西部和南部。中国南北药物种植场有引种栽培。

    七、马利筋

    1、简介
    (1)、中文学名 
    马利筋 。

    (2)、拉丁学名
     Asclepias curassavica L. 。

    (3)、别称 
    金凤花、尖尾凤、莲生桂子花、芳草花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7)、亚纲 
    菊亚纲 。

    (8)、目 
    龙胆目 。

    2、概述
    马利筋生性强健,花朵多姿,观赏价值高,适合庭植美化或盆栽。全株有毒,尤以乳汁毒性较强,可作药用,全草及根入药,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3、马利筋
    花色艳丽,一朵花上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一般是以橘红色为主。马利筋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其全株都有毒,尤其是白色的乳汁毒性最大,人们误食的话出现头痛恶心、四肢冰冷痉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停止心跳。

    4、生长习性
    喜温暖气候,不耐霜冻,寒冷地区可以作一年生栽培。要求土壤湿润肥沃,不耐干旱,因此需保土壤湿润,并常施用20一20—20的复合肥料。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摘心来进分枝增加开花量。 

    5、分布情况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也有逸为野生和驯化。原产拉丁美洲的西印度群岛。现广植于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八、罂粟花

    1、简介
    (1)、中文名 
    罂粟 。

    (2)、拉丁学名
    Papaver somniferum L 。

    (3)、别名
    鸦片、大烟、米壳花、罂子粟、御米、象谷、米囊、囊子、阿芙蓉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2、概述
    罂粟:可以通称罂粟属的近180种植物,也可以按《中国植物志》特指鸦片罂粟(学名:Papaver somniferum L.)。

    3、风水含义
    罂粟花十分的美丽,其花型优美颜色艳丽具有不一样的魅力,但是因为罂粟花是可以用来制作大麻、鸦片等毒品,会侵蚀人们的精气神和身体健康,有着死亡之恋的花语含义,所以在风水上也是一种很不吉利的花。

    4、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土质湿润透气的酸性土壤。不喜欢多雨水,但喜欢湿润的地方,所以选择地方要注意日晒充足,土壤富养分,地势在海拔900米至1300米,要求较高的罂粟花生长地点很有限,只有在泰国这样地方才可以经常看见罂粟花的身影。

    九、福寿草

    1、简介
    (1)、中文名 
    福寿草 。

    (2)、别名 
    福人草,福神草,长寿菊 。

    (3)、性味 
    苦,平,有小毒 。

    (4)、功效 
    强心,利尿 。

    (5)、特征 
    簇生黑褐色须根 。

    (6)、分布地 
    东北等地 。

    2、概述
    福寿草 (《现代实用中药》) 又名献岁菊(《台湾府志》),雪莲(《西域见闻录》),长春菊(《事物绀珠》),岁菊(《漳州府志》),冰里花、顶冰花(《东北植物药图志》),冰凉花、雪莲花(《药材学》),冰郎花(《吉林中草药》),为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花的带根全草。

    3、名字寓意
    福寿草名字寓意好,花型也好看,其花瓣为黄色,开花时总是顶冰而出,非常的妖娆美丽。但其美丽的外表下却藏有剧毒,人们一旦沾染,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休克死亡。

    4、分布范围
    生于疏林下或阴湿山坡的灌木丛中。分布东北等地。此外,新疆地区尚有同属植物福寿草亦同等入药。

    5、传说
    因为福寿草是金黄色的,所以福寿草又是富贵和荣耀得象征。福寿草因此也有了不少名字,如福人草,福神草,长寿菊等等,一个个都洋溢着吉祥得气氛。传说福寿草之所以沾福带寿是因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抚摸过福寿草得缘故。

    十、曼陀罗花

    1、简介
    (1)、中文名 
    曼陀罗 。

    (2)、学名
    Datura stramonium Linn. 。

    (3)、别称
    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等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2、概述
    曼陀罗(学名:Datura stramonium Linn.)是茄科曼陀罗属植物,草本或半灌木状,高0.5-1.5米茎粗壮,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色,下部木质化。 

    3、风水含义
    曼陀罗也是一种风水不吉利的花,相传其带有神奇的魔力,并有着致幻的功能,会让人们陷入前尘往事难以清醒。并且曼陀罗本身是带有毒性的,若是不小心误食,还会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4、产地生境
    曼陀罗常生长于住宅旁、路边或草地上。广布于世界各大洲;中国各省区都有分布。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蛇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蛇,最毒的十大毒蛇排名
    一、蓝金环蛇

    1、简介
    (1)、中文名 
    金环蛇 。

    (2)、别名 
    黄节蛇、金甲带,佛蛇,黄金甲 。

    (3)、拉丁学名 
    Bungarus fasciatus 。

    (4)、二名法 
    Banded krait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

    2、概述
    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

    3、生活习性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

    4、生长繁殖
    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孵化期约48日。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5、栖息环境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

    6、分布范围
    (1)、中国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湖北省。

    (2)、世界分布
    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国。

    7、种群现状
    金环蛇数量野外已极稀少。金环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酒及蛇胆也被用来入药,长期以来大量被捕杀内销或出口。导致1997—2007年间,金环蛇的物种数量下降了50%。

    8、保护级别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LC(无危)。

    二、内陆太攀蛇

    1、简介
    (1)、中文名
     细鳞太攀蛇 。

    (2)、别名 
    内陆太攀蛇、内陆盾尖吻蛇、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 。

    (3)、拉丁学名 
    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

    2、概述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

    3、外形特征
    细鳞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细鳞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细鳞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

    4、生活习性
    (1)、食性
    细鳞太攀蛇又被称作凶猛太攀蛇,它是地球上毒性最大的蛇之一。被它咬一口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一百个成年人。尽管如此,内陆太攀蛇的性格比较温柔,如果你不捕捉它们,它们是不会轻易被激怒。这种蛇主要吃老鼠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

    (2)、攻击防御
    细鳞太攀蛇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

    5、分布范围
    细鳞太攀蛇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潜伏于草丛中捕获猎物。

    三、响尾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响尾蛇 。

    (2)、拉丁学名 
    Crotalusadamante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蛇目 。

    (8)、亚目
    新蛇亚目 。

    2、概述
    响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响尾蛇科)。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

    3、生活习性
    响尾蛇吃啮齿目及其他细小的动物(如兔),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王蛇、走鹃、猪及鹰都是响尾蛇的天敌。

    四、蝰蛇

    1、简介
    (1)、中文名 
    蝰蛇 。

    (2)、外文名 
    adder,viper 。

    (3)、别名 
    百步蛇,金钱斑,圆斑蝰 。

    (4)、二名法 
    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椎动物门 。

    (7)、亚门 
    脊柱动物亚门 。

    2、概述
    爬行纲,蝰蛇科。是一种毒蛇,又称黑斑蝰蛇。体长0.9~1.3米。背面暗褐色,有淡褐色链状椭圆斑3列,各椭圆斑的最外缘为黄白色,其次为黑色,在3列斑纹间,散布有不规则的小斑纹。

    3、形态特征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头部有巨大的毒腺) 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

    4、内部结构
    蝰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5、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一般在森林、草地、沙漠中活动。

    五、东部棕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东部拟眼镜蛇 。

    (2)、界 
    动物界 。

    (3)、门 
    脊索动物门 。

    (4)、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5)、纲 
    爬行纲 。

    (6)、目 
    有鳞目 。

    (7)、科 
    蝙蝠蛇科 。

    2、概述
    蝙蝠蛇科(Elapidae),剧毒,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地区;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

    3、分布
    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

    4、型态特征
    体长为1.5~2.2公尺,东部拟眼镜蛇不论是外型或行为的变异性都很大。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幼蛇可能为单一体色(除了颈背上的黑色条纹之外),也可能全身都缀有黑色、红色及奶油色的带状纹。

    六、黑曼巴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黑曼巴 。

    (2)、拉丁学名
    Dendroaspis polylepis 。

    (3)、别称 
    黑树眼镜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2、概述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体形细长,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黑曼巴蛇的口腔内部为黑色,当张大口时可以清楚地见到。

    3、栖息环境
    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最常见于树木繁茂的稀树草原或河流森林,尤其是在岩石丘陵和大树茂密的地区。也可以在沿海灌木,湿润和干燥的稀树草原和林地中找到。该物种主要存在于地面,然而它们也树栖。

    4、生活习性
    白天活跃,在狩猎前通常会在树枝上晒太阳。该物种通常占据一个洞穴作为避难所,如洞穴、空心圆木、石缝或白蚁巢,夜间返回巢穴。食物由温血的猎物组成,以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蹄兔、蝙蝠为食。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七、虎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虎蛇 。

    (2)、拉丁学名 
    Notechis scutatus 。

    (3)、别称 
    大陆虎蛇 。

    (4)、二名法
     Notechis scutatu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纲 
    爬行纲 。

    (8)、目 
    有鳞目 。

    2、概述
    虎蛇属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产于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澳大利亚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

    3、外形特征
    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 产於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平均体长1.2公尺(4呎)。

    4、生活习性
    虎蛇分布广泛,栖息于雨林、湿硬叶林、干硬叶林、潮湿林地。食性广泛,以食鼠为主,也捕食鱼、青蛙、爬虫、鸟。虽然基本上虎蛇在白天活跃,但也经常在夏季温暖的夜晚捕食青蛙。 

    5、生长繁殖
    胎生,产卵期一般在澳洲春季。虎蛇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虎蛇非常多产,成年母蛇平均一次可产下25条幼蛇,最高记录能够产下80条幼蛇。

    八、菲律宾眼镜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菲律宾眼镜蛇 。

    (2)、拉丁学名 
    Naja philippinensis 。

    (3)、别称 
    ulupong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6)、纲 
    爬虫纲 Reptilia 。

    (7)、目
    有鳞目 Squamata 。

    (8)、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

    2、概述
    菲律宾眼镜蛇(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英语:Philippine Cobra),是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吕宋、民都洛、卡坦端内斯省及马斯巴特等岛屿。在他加禄语中,菲律宾眼镜蛇又称“ulupong”。

    3、生活习性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捕食蛙类、鼠类及其它小型哺乳动物。

    4、生长繁殖
    雌蛇每次生产10至20枚蛇卵,孵化期为60—70天。

    5、栖息环境
    菲律宾眼镜蛇的栖身地大致为耕地、民众聚居地及密林之中。

    6、分布范围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除了吕宋诸岛之外,亦散见于其它群岛;而卡拉绵群岛及巴拉望岛的蛇踪纪录,则尚待进一步的确认。

    九、南棘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南棘蛇 。

    (2)、拉丁学名
    Acanthophis antarcticus 。

    (3)、别称 
    南部棘蛇 。

    (4)、二名法
    Acanthophis antarcticu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7)、亚门 
    有头动物亚门(Craniata) 。

    2、概述
    南部棘蛇(拼音:nán bù jí shé),英文名:common death adder,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南部棘蛇,又称死亡蛇,是澳洲本土的特有种,也是在众多蛇类之中毒性最强的蛇种之一。聚居于澳洲东岸的森林、草原与及石楠草原等地方。

    3、形态
    南棘蛇的头部扁平,呈三角形,身体窄直,全长大约有70厘米至100厘米。普遍的南棘蛇都呈浅啡色,身上有很多深褐或者黑色的斑纹纵横交错。它们的牙是澳大利亚当地所有毒蛇之中最长的。

    4、分布
    南棘蛇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海岸地带,泛指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州及南澳大利亚一带。在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与及南澳大利亚的西部附近,也可以找到南棘蛇的踪影。

    5、毒性
    南棘蛇的毒液含有剧毒的神经毒素,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6、生长繁殖
    在繁殖方面,南棘蛇亦与一般蛇类大相径庭。南棘蛇是胎生(严格来说是卵胎生)动物,每年在季夏之时,雌性的南棘蛇都会生产大约十至二十条幼蛇。而目前南棘蛇最高的生产纪录,是一胎可以生产三十条幼蛇。

    十、贝尔彻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贝尔彻海蛇 。

    (2)、拉丁学名 
    Hydrophis belcheri。

    (3)、别名 
    贝氏海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2、概述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3、形态特征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

    4、生活习性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5、分布范围
    海蛇发源自澳洲与东南亚区域,它为变温动物无法在寒冷水域生存。美洲与非洲大陆南端的寒流与红海高盐度高温及巴拿马层层水闸,阻止海蛇进入大西洋,故只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6、强烈毒性
    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菇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菇排名,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

    一、死亡帽

    1、简介
    (1)、中文学名 
    死亡帽 。

    (2)、拉丁学名 
    Amanita phalloides 。

    (3)、界 
    真菌界 。

    (4)、门 
    担子菌门 。

    (5)、亚门
     担子菌亚门 。

    (6)、纲 
    伞菌纲 。

    (7)、亚纲 
    伞菌亚纲 。

    2、概述
    死亡帽,拉丁学名:Amanita phalloides (Link,1833),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一种真菌。又称之为毒鹅膏、有毒鹅膏、死帽蕈、鬼笔鹅膏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蕈碱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毫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

    3、症状
    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初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低血压、黄疸、抽搐、昏迷、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

    4、基本资料
    (1)、蕈伞
    绿或灰色,凸圆形,边缘平滑,表面为内生纤维质。

    (2)、蕈褶
    白色离生。

    (3)、蕈柄
    和蕈伞相同或为白色,有显著的蕈托,宽3-5厘米。

    (4)、生长环境
    与多种硬木树形成菌根,如山毛榉,栎木和榛木等,多见于肥沃的土壤上。

    (5)、分布
    广泛分布于欧洲,也见于整个北美。

    5、外形特征
    毒鹅膏的菌盖很大,一般直径是5-15厘米,呈圆形或半球状,但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成扁平。菌盖颜色以灰色、微黄、橄榄绿为主,雨后颜色往往更淡。菌盖当湿润时呈黏性,表皮容易脱落。毒鹅膏的菌杆上的体环像小裙,一般位于菌盖下1到1.5厘米的位置。白色薄层自由下垂。

    二、恶魔的雪茄

    1、简介
    (1)、中文学名 
    恶魔雪茄 。

    (2)、拉丁学名
    Chorioactis geaster 。

    (3)、别称 
    德克萨斯之星 。

    (4)、二名法
    Chorioactis geaster 。

    (5)、界 
    真菌界 。

    (6)、门
    子囊菌门 。

    (7)、亚门
    盘菌亚门 。

    (8)、纲
    盘菌纲 。

    (9)、目
    盘菌目 。

    2、概述
    恶魔雪茄学名“Chorioactis”,中文学名“地星状裂杯菌”。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蘑菇之一,也被称之为“德克萨斯之星”。这种怪异的蘑菇只存在于美国德州中部、日本的两个偏远地区以及奈良山区。

    3、罕见的蘑菇
    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蘑菇之一,也被称之为“德克萨斯之星”。因为未成熟开放的真菌成熟后会释放孢子云,看起来就像烟雾,而孢子的释放,导致其果实本体的舒展,发出嘶嘶声,最后蔓延出星星的形状。

    4、生长环境
    这种蘑菇显著在于它的不寻常的外观和极少量分布。它生长在德克萨斯州的雪松榆树或在日本的一些腐烂的橡树的树桩或死根中生长。

    三、血齿菌

    1、简介
    (1)、中文学名 
    出血齿菌 。

    (2)、拉丁学名
    Hydnellum pecki 。

    (3)、别称 
    血齿菌、血牙真菌 。

    (4)、二名法
    Hydnellum pecki 。

    (5)、界 
    真菌界 。

    (6)、门
    担子菌门 。

    (7)、纲
    伞菌纲 。

    2、概述
    出血齿菌学名“Hydnellum pecki”,是真菌家族不同寻常的成员之一。这种蘑菇有很多名字,通常都与汁液或者血液有关。人们可能认为这种蘑菇上面血红色的液体是森林动物溅到白色菌盖上的血液。

    3、恶魔牙齿
    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是蘑菇的一种类型,在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欧的松树林中非常常见。但观察的仔细一些,你就会发现,这是从它自己的气孔中渗出的液体。

    4、生长环境
    这种蘑菇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更为常见,通常生活在针叶树林。

    5、分布范围
    可以在北美洲发现出血齿菌的身影。此外,出血齿菌也存在于欧洲,最近又在伊朗和韩国发现它们的踪迹。

    四、天蓝蘑菇

    1、简介
    (1)、中文学名 
    霍氏粉褶菌 。

    (2)、拉丁学名 
    Entoloma hochstetteri 。

    (3)、别称 
    天蓝蘑菇 。

    (4)、二名法 
    Sky Blue mushroom 。

    (5)、界 
    真菌界 。

    (6)、门
    担子菌门 。

    (7)、亚门 
    伞菌亚门 。

    (8)、纲
    伞菌纲 。

    2、概述
    天蓝蘑菇(Entoloma hochstetteri)学名霍氏粉褶菌,伞菌科蘑菇属菌类,是一种在新西兰和印度可以见到的蘑菇,有着与众不同的全蓝色,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南岛西部的树林里,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

    3、形态特征
    霍氏粉褶菌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地上子实体,总体高度80毫米。它的菌盖呈锥形,直径15-50毫米,有锐利的边缘,边缘内翻。菌盖颜色为靛蓝色,稍带点绿色,初成长时为蓝色,后变成蓝红棕色至粉红棕色,而且长着小纤维。菌盖边缘有条纹并内卷。

    4、分布地区
    霍氏粉褶菌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南岛西部的树林里,常常生长在苔藓和落叶之间。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很少发生在诺霍沟灌丛中,与假山毛榉和罗汉松结合。霍氏粉褶菌在印度部分地区的林地也发现。

    5、文化记载
    新西兰作为一个位于南半球且生物多样性奇特的国家,热衷于宣传保护自己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为纪念这种最早发现于自己国家的鲜艳蘑菇,新西兰这50元钞票上画上了它的形象。

    五、毒鹅膏

    1、简介
    (1)、中文名 
    毒鹅膏菌 

    (2)、别名 
    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等 。

    (3)、界 
    真菌界 。

    (4)、门 
    担子菌门 。

    (5)、纲 
    担子菌纲 。

    (6)、目 
    伞菌目(Agaricales) 。

    (7)、科 
    鹅膏菌科(Amanitaceae) 。

    2、概述
    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在国外还被称为“死亡帽”。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3、担子类真菌
    为一种剧毒的担子类真菌,鹅膏菌属的一员。毒鹅膏广泛分布在欧洲,并且以菌根型式共生于落叶性乔木。菌伞一般呈现绿色,并且有白色的菌柄和菌褶。

    4、分布范围
    夏秋季于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5、中毒
    (1)、中毒症状
    此菌含有毒肽、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1--2天内症状减轻,似乎病愈,患者也可以活动,但此时毒素已经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脑等重要器官。

    (2)、中毒机理
    在鹅膏菌中毒事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鹅膏毒肽。鹅膏菌毒素毒理作用机制,已经有了比较定性的结论,鹅膏毒肽主要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活性。

    六、鹿花菌

    1、简介
    (1)、中文名 
    鹿花菌 。

    (2)、别名 
    鹿花蕈,河豚菌 。

    (3)、拉丁学名 
    Gyromitra esculenta 。

    (4)、界
    真菌界 。

    (5)、门
    子囊菌门 。

    (6)、纲
    盘菌纲 。

    (7)、目
    盘菌目 。

    (8)、科 
    平盘菌科 。

    2、概述
    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它们生长在针叶林的沙质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长成。

    3、又名
    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食用未处理的鹿花菌可以致命,中毒的征状包括在食用后几小时出现呕吐及腹泻,接着是头昏、昏睡及头痛。严重的可以导致谵妄及昏迷,5-7日后可能会死亡。

    4、特征
    鹿花菌不规则的菌盖很像脑部,可以高10厘米及阔15厘米。初生长时菌盖是光滑的,逐渐会长出更多皱褶。菌盖可以是红色、紫色、枣色或金褐色。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鹿花菌菌盖呈红褐色。 [9]  蕈柄是实心的 [10]  ,高3-6厘米及阔2-3厘米。气味芬芳,味道清淡。

    5、分布及生长地
    鹿花菌生长在温带针叶林及落叶林的沙质土壤。它们很多时会长在松树下,有时也会在白杨树下。 [15]  采集期是介乎4月至7月,比其他的要早,有时甚至会在溶雪期间长成。

    七、死亡天使

    1、简介
    (1)、中文学名 
    双孢鹅膏菌 。

    (2)、拉丁学名
    Amanita bisporigera 。

    (3)、别称 
    死亡天使蘑菇 。

    (4)、界 
    真菌界 。

    (5)、门
    真菌门 。

    (6)、亚门
    担子菌亚门 。

    (7)、纲
    伞菌纲  。

    2、概述
    死亡天使蘑菇(Amanita bisporigera)是一种含有致命毒素的真菌,学名双孢鹅膏菌,一般分布于北美东部南部至墨西哥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但在北美西部很少发现;也被发现在哥伦比亚的松树种植园。

    3、双孢鹅膏菌
    是一种含有致命毒素的真菌,学名双孢鹅膏菌,一般分布于北美东部南部至墨西哥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蘑菇有白色的光滑菌盖,直径可以达到10cm;菌柄长8-14cm,粗2-5cm;有菌托较厚呈苞状。

    4、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边缘无条纹,中部凸起略带黄色,直径6-15cm。菌肉白色,遇KOH变金黄色。菌褶白色,离生,较密,不等长。菌柄有显著的纤毛状鳞片,细长圆柱形,长8-14cm,粗1-1.2cm,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较厚呈苞状。菌环生柄之上部或顶部。孢子印白色。

    5、致死事件
    此菌被称做“死亡天使”。其毒性很强,曾在北京、四川等地发生过中毒,死亡率很高。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中毒症状同毒鹅膏菌、白毒鹅膏菌。

    八、荧光小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荧光小菇 。

    (2)、拉丁学名 
    Mycena chlorophos 。

    (3)、别称
    荧光蕈 。

    (4)、界 
    真菌界 。

    (5)、昵称 
    蚂蚁路灯 。

    (6)、特色 
    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的光芒 。

    (7)、属性
    菌类 。

    2、概述
    荧光小菇(学名Mycena chlorophos)它们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真菌。它又名为“荧光蕈”,又叫蚂蚁路灯。如你所见,它们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鬼火一般的光芒。

    3、荧光蕈
    它们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真菌。它又名为“荧光蕈”,又叫蚂蚁路灯。如你所见,它们在黑夜中会发出幽绿色鬼火一般的光芒。由于夜晚时荧光蕈的样子很像水母,故又有人称为绿色陆地水母。

    4、经济价值
    可能有毒,不可食用。

    九、伞形毒菌

    1、简介
    (1)、中文学名 
    伞形毒菌 。

    (2)、别称
     Amanita muscaria 。

    (3)、界 
    真菌界 。

    (4)、性质
     剧毒真菌 。

    2、概述
    伞形毒菌(Amanita muscaria)是一种可以作用于神经的剧毒真菌,它有几种亚种,分别呈现出黄色、棕色、粉红色等。

    3、剧毒真菌
    是一种可以作用于神经的剧毒真菌,它有几种亚种,分别呈现出黄色、棕色、粉红色等。每个亚种有不同的菌盖颜色,如黄色、棕色、粉红色等。

    4、症状
    症状在服用伞形毒菌后,患者的血液中会迅速检测到蝇蕈素的成分。患者的第一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在轻微的不适之后随即而来的是突发剧烈胃痛、呕吐和强烈的干渴感,并伴有四肢发紫。

    5、治疗方法
    尚未发现伞形毒菌的解药,但是,中毒者可以通过肝脏移植存活下来。

    十、云芝

    1、简介
    (1)、中文学名 
    云芝 。

    (2)、别称 
    杂色云芝、黄云芝 。

    (3)、界 
    真菌界 。

    (4)、门 
    真菌门 。

    (5)、纲 
    层菌纲 。

    (6)、目 
    多孔菌目 。

    (7)、科 
    多孔菌科 。

    (8)、属 
    栓菌属 。

    (9)、种 
    云芝 。

    2、概述
    云芝,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 (L.exFr.)Quel的干燥子实体。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3、无毒
    没有毒性,但是比较怪。云芝是一种大型珍贵药用真菌,源自中国的原始森林,于中国东南西北都有分布,寄生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阔叶树和朽木上。

    4、生理特性
    本品菌盖单个呈扇形、半圆形或贝壳形,常数个叠生成覆瓦状或莲座状;直径l~l0cm,厚1~4mm。表面密生灰、褐、蓝、紫黑等颜色的绒毛,构成多色的狭窄同心性环带,边缘薄;腹面灰褐色、黄棕色或淡黄色,无菌管处呈白色,菌管密集,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部分管口开裂成齿。

    5、产地
    常见大型真菌,主要是野生,生于多种阔叶树木桩、倒木和枝上。世界各地森林中均有分布。

    6、入药部位
    茵类的干燥子实体。

    7、归经
    归心、脾、肝、肾经。

    8、功能
    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9、主治
    用于湿热黄疸,胁痛,纳差,倦怠乏力。







     

    十大毒物,海洋十大毒王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海洋十大毒王,海洋里最恐怖的鱼

    一、箱水母

    1、简介
    (1)、中文名 
    箱水母 。

    (2)、别名 
    立方水母 。

    (3)、拉丁学名 
    Cubozoa 。

    (4)、界动物界 
    门刺胞动物门 .

    (5)、纲
    立方水母纲 。

    2、概述
    箱水母(Cubozoa)名称源于“Cubo 立体;zoa 动物”,也叫立方水母,是腔肠动物中的一纲。大约有20种,海生。水螅体小,水母体大。会主动猎食鱼类,蟹类等动物。独居。其触手对于人体有剧毒。身体构造方面具拟缘膜(Velarium)。

    3、外形特征
    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它由体内喷出的水柱推动着身体旋转前进。在它的身体两侧,各有两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线的变化,身后拖着60多条带状触须。这些触须正是使人致命之处,能伸展到3米以外。在每根触须上,都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囊状物,每个囊状物又都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盛满毒液的空心“毒针”。

    4、毒人事件
    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最大的海产品罐头加工厂,由于没有先例的关系,所生产的一个罐头中混入了长约1厘米的剧毒箱形水母的触手。尽管是经过了高温烹煮,这个罐头的食用者在食用后不久就发生了中毒现象。被送往医院后,医院用尽了各种方法及解毒血清,却没能挽救这人的生命,他在进医院2小时后死亡了。

    二、世贝尔彻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贝尔彻海蛇 。

    (2)、拉丁学名 
    Hydrophis belcheri 。

    (3)、别名 
    贝氏海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2、概述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3、形态特征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舌下的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

    4、生活习性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5、分布范围
    世界上约有50种海蛇,中国有海蛇19种,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山东、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常见的有青环海蛇、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

    6、强烈毒性
    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

    三、河豚

    1、简介
    (1)、中文名 
    河鲀 。

    (2)、外文名 
    pufferfish, puffers 。

    (3)、别名 
    河豚、艇巴、腊头、乖鱼、鸡抱、龟鱼。

    (4)、拉丁学名
     Tetraodontidae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2、概述
    河鲀鱼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

    3、形态特征
    河鲀体呈圆筒形,向后渐狭,体裸露无鳞或被覆刺鳞,背鳍一个,无鳍棘,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截型或圆形或新月型,体色及花纹随种类的不同而异。河鲀生性胆小而贪婪,上下颚各生2个板状牙齿,其食道结构特殊,向前腹侧及后腹侧扩大成囊,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被捕获后,虽离水亦能吸气膨胀,发出咕咕的声音。

    4、生活习性
    少数种类生殖季节溯河进入江河产卵,如暗纹东方可沿长江上溯至洞庭湖产卵,也可在长江及通江湖泊中定居,是我国重要的鱼类资源,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或底层。是江海洄游习性的底栖鱼类。 [1-2]  河鲀食性较杂,主要以贝类、甲壳类和幼鱼为食。

    5、分布范围
    河鲀鱼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品种较多,约有200余种,其中在我国就有40余种,大部分属东方鲀属,在我国的温带、热带、亚热带海区都有河鲀鱼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以及近海江河中。

    6、品种分类
    我国河鲀鱼种类多样,在黄海、渤海及东海分布的东方类就有16种之多。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有:红鳍东方、假晴东方、暗纹东方、弓斑东方、菊黄东方、铅点东方、豹纹东方、黄鳍东方、虫纹东方等。

    四、绣花脊熟若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绣花脊熟若蟹 。

    (2)、拉丁学名 
    Lophozozymus pictor 。

    (3)、别称 
    雷公蟳,mosaic crab,red and white reef crab 。

    (4)、二名法
    Lophozozymus pictor (Fabricius, 1798) 。

    (5)、界 
    动物界 。

    (6)、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7)、亚门
     甲壳亚门(Crustacea) 。

    (8)、纲 
    软甲纲(Malacostraca) 。

    2、概述
    头胸甲壳呈横椭圆形,表面光滑。分区清楚,前侧缘呈薄板状,在外眼窝之后方分成四叶,螯脚左右不对称,指端尖锐,脚足宽扁,有成束刚毛,颊区密布绒毛,全身具红白相间的网状花纹,甲长约 4 cm,甲幅约 8 cm。

    3、形态特征
    绣花脊熟若蟹 / Lophozozymus pictor (Fabricius) / 雷公蟳 / Mosaic crab,Red and white reef crab。

    4、分布及外形
    绣花脊熟若蟹又叫做马赛克蟹,分布于日本、斐济、萨摩亚、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它的全身长满红白相间的网状花纹,非常漂亮。绣花脊熟若蟹的体长约4厘米,体宽约8厘米。

    5、生活习性
    绣花脊熟若蟹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低潮线至水深30米的岩石底或珊瑚礁丛中。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30米。

    6、毒素攻击
    绣花脊熟若蟹是已知最毒的螃蟹,他们的体内有的含有河豚毒,有的含有麻痹性贝毒,有的含有海葵毒。一只成年绣花脊熟若蟹体内的毒素可以毒死45000只小老鼠。

    五、芋螺

    1、简介
    (1)、中文名 
    鸡心螺,锥形蜗牛 。

    (2)、别名 
    芋螺 。

    (3)、拉丁学名 
    Conus geograph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软体动物门 。

    (6)、纲 
    腹足纲 。

    (7)、亚纲 
    前鳃亚纲 。

    2、概述
    鸡心螺(Cone Snail)又叫“芋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芋螺科,是在沿海珊瑚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的螺类。

    3、形态特征
    鸡心螺,为各种芋螺的泛称。腹足纲,芋螺科。壳呈圆锥形或纺锤形,螺旋部一般小而低,体螺层长而大。壳面具黄色壳皮及各种花纹和斑点,壳口狭长。厣角质,小,不能遮盖壳口。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螺体呈倒锥形,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

    4、种类
    鸡心螺,又名芋螺,种类有协和芋螺、字码芋螺、百万芋螺、耸肩芋螺、哈纹芋螺、海军上将芋螺、信号芋螺、红羽芋螺、将军芋螺、鼠芋螺、美塔芋螺、焰色芋螺、紫罗兰芋螺等等。

    5、种群分布
    鸡心螺是在沿海珊瑚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的螺类,贝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鸡心螺的种类很多,贝壳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一般多生活在暖海。

    六、刺鳐

    1、简介
    (1)、中文名 
    刺鳐 。

    (2)、别称 
    黄貂鱼 。

    (3)、概念类型 
    鱼类 。

    (4)、所属种类 
    鱼纲,软骨鱼类 。

    (5)、特点 
    身体扁平,尾巴细长 。

    (6)、已知种类 
    约480种 。

    2、概述
    刺鳐,俗称黄貂鱼,是软骨鱼类,它们的身体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刺鳐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

    3、鱼纲物种
    被刺鳐刺死,在海洋生物专家眼中相当罕见。悉尼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代理主任柯曼表示,刺鳐攻击人是“相当罕见”的海底事故。

    七、蓝环章鱼

    1、简介
    (1)、中文名 
    蓝环章鱼 。

    (2)、外文名 
    The blue Ringed Octopus 。

    (3)、别名 
    蓝圈章鱼、豹纹章鱼 。

    (4)、拉丁学名 
    Hapalochlaen maculosa 。

    (5)、界
    动物界 。

    (6)、门
    软体动物门 。

    2、概述
    蓝环章鱼(学名:Hapalochlaen maculosa),隶属于章鱼科,俗称蓝圈章鱼,豹纹章鱼广泛分布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

    3、生活习性
    蓝环章鱼个性害羞,喜爱躲藏在石下,晚上才出来活动和觅食。如果遇到危险,它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警告。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蓝环章鱼主要栖息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

    4、下属种
    有三种已确认的种,第四种还在研究中。、大蓝圈章鱼、南蓝圈章鱼或称小蓝圈章鱼、蓝纹章鱼。

    5、生长繁殖
    蓝环章鱼雌雄异体。雄体具一条特化的腕,称为化茎腕或交接腕,用以将精包直接放入雌体的外套腔内。

    6、分布范围
    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到处都栖息。

    八、等指海葵

    1、简介
    (1)、中文学名 
    等指海葵 。

    (2)、拉丁学名
    Actinia equina (Linnaeus, 1758) 。

    (3)、界
     动物界 。

    (4)、门 
    刺胞动物门 。

    (5)、纲 
    珊瑚纲 。

    (6)、亚纲 
    六放珊瑚亚纲 。

    2、概述
    等指海葵,Actinia equina (Linnaeus, 1758),是海葵科海葵属的一种海葵。体色变化大,柱体呈深乳黄色、深红色、红褐色或玫瑰红色。

    3、外形特征
    等指海葵体型小,全长约3 厘米。体色变化大,柱体呈深乳黄色、深红色、红褐色或玫瑰红色;口盘呈淡紫红色或红褐色;口缘呈淡乳黄色;触手呈深红色或红褐色,有的色淡,呈乳黄色到粉红色皆有。

    4、栖息环境
    单独或群居于浅海岩壁的阴暗处或洞穴中。

    5、种群分布
    等指海葵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东部及苏格兰北部,水深2米的海域,体色变化大,柱体呈深乳黄色、深红色、红褐色或玫瑰红色;口盘呈淡紫红色或红褐色;口缘呈淡乳黄色;触手呈深红色或红褐色,有的色淡,呈乳黄色到粉红色皆有。

    九、石头鱼

    1、简介
    (1)、中文名 
    玫瑰毒鲉 。

    (2)、别名 
    老虎鱼、石头鱼 。

    (3)、拉丁学名 
    Synanceia verrucosa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科
    鲉科 。

    2、概述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

    3、分布范围
    产于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澳洲,我国内盛产于台湾、江南一带,据介绍,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也有。

    4、生活习性
    石头鱼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即使人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动不动,让人发现不了。

    5、外形特征
    石头鱼属毒鲉鱼族,学名“玫瑰毒鲉”,因其像玫瑰花一样长有刺,且有毒,故而名之。石头鱼形状恐怖,体貌甚丑陋,活像一块石头,蛰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发觉。

    十、蓑鲉

    1、简介
    (1)、中文学名 
    蓑鲉 。

    (2)、拉丁学名
    Pterois volitans 。

    (3)、别称 
     狮子鱼、火鸡鱼、火鱼、魔鬼蓑鲉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硬骨鱼纲 。

    (8)、亚纲
    辐鳍亚纲 。

    2、概述
    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也会在在桥桩、沉船残骸、水草丛中生活。性格孤僻,喜独居。以甲壳类动物、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繁殖为卵生。分布海域为印度洋及太平洋、大西洋。

    3、形态特征
    (1)、体长
    体长25-40厘米,体表黄色,布有红色至棕色条纹,侧线高位,背鳍、臀鳍和尾鳍透明,有黑色斑点。

    (2)、背部
    有13根毒棘。背鳍很高,鳍棘细长,鳍膜深裂;胸鳍羽状,甚长大,伸越尾鳍基,鳍膜深裂,14枚;腹鳍胸位;臀鳍6-7枚,刺有3根;尾鳍圆形。鳍条的根部及口周围的皮瓣含有能够分泌毒液的毒腺。

    4、栖息环境
    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也会在在桥桩、沉船残骸、水草丛中生活。活动深度范围通常为1-50米深,但也有栖居于深海300米左右的蓑鲉。

    5、分布范围
    该种自然分布的地区有: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圣诞岛,科科斯群岛,库克群岛,沙群岛,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印度尼西亚,日本,基里巴斯。

    6、种群现状
    蓑鲉在其原生地内分布广泛。且被引入西大西洋,在那里该种的数量增长十分迅速。没有已知的严重威胁,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

    7、保护级别
    蓑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药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药

    一、氰化物

    1、简介
    (1)、中文名 
    氰化物 。

    (2)、外文名 
    cyanide 。

    (3)、危险性描述 
    有毒,可致命 。

    2、概述
    氰化物在英文中称为cyanide,由cyan(青色,蓝紫色)衍生而来。考虑氰化物的母体(CN)2是一种气体,故在气部下加青字,得到通行的氰字。而英文中将氰与青色相联系,当是因为著名的蓝色染料普鲁士蓝即为一种氰化物。

    3、外观与气味
    氰化氢(HCN)是一种无色气体,带有淡淡的苦杏仁味。有趣的是,有四成人根本就闻不到它的味道,仅仅因为缺少相应的基因。氰化钾和氰化钠都是无色晶体,在潮湿的空气中,水解产生氢氰酸而具有苦杏仁味。      

    4、解救措施
    (1)、口服中毒者
    可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洗胃。

    (2)、吸入中毒者
    应立即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

    (3)、用亚硝酸异戊酯
    1—2支击碎后倒入手帕,放在中毒者的口鼻前吸入,每2分钟一次,连用5—6次。

    二、毒鼠强

    1、简介
    (1)、中文名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

    (2)、外文名 
    TETRAMETHYLENEDISULFOTETRAMIDE(TETS) 。

    (3)、别名 
    毒鼠强 。

    (4)、化学式 
    C4H8N4O4S2 。

    (5)、分子量 
    40.26072 。

    (6)、CAS登录号
     80-12-6 。

    2、概述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俗名毒鼠强,是一种神经毒素,20世纪中期研发的急性杀鼠药,分子式为C4H8N4O4S2,分子量为240.27。立方晶型(由丙酮重结晶),对各类动物、包括人类毒性都极高,经常被人作毒药害人。又由于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容易造成积累,有二次中毒的可能,中国明令禁止生产、使用。

    3、物理性质
    无味、无臭、有剧毒的粉状物。在水中溶解度约0.25mg/mL ;微溶于丙酮;不溶于甲醇和乙醇。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它是一种磺胺衍生物,主要用途是杀鼠剂。易溶于苯、乙酸乙酯,TETS微溶于水、二甲基亚砜(DMSO),不溶于甲醇和乙醇。受丙酮晶体化时结成立方晶体。

    4、化学性质
    在稀的酸和碱中稳定(浓度至0.1N)。在255~260℃分解,但在持续沸水溶液中分解。受热分解有毒氧化氮、氧化硫气体。

    5、神经毒素
    四亚甲基二砜四氨,是一种无味、无臭、有剧毒的粉状物,中文俗名“毒鼠强”,毒性极强。TETS作为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致命性的抽搐,效果与印防己毒素相似,是最危险的杀鼠剂之一。

    6、来源
    农村卖耗子药的、可能很少人能想到这个东东居然这么毒。前几年到处都有买,但自从南京发生大毒杀事件后,全国已经禁止生产和销售。

    三、尼古丁

    1、简介
    (1)、中文名 
    尼古丁 。

    (2)、外文名
     Nicotine 。

    (3)、别名 
    烟碱 。

    (4)、化学式 
    C10H14N2 。

    (5)、分子量 
    162.23 。

    (6)、CAS登录号
    54-11-5 。

    2、概述
    尼古丁(Nicotine),俗名烟碱,有机物,化学式C10H14N2,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也是烟草的重要成分,还是N胆碱受体激动药的代表,对N1和N2受体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作用,无临床应用价值。

    3、毒性分析
    近百年来一直与“死亡”、“癌症”等紧密联系的尼古丁当前得到了不少新的关注,有不少专家为它正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并没有太多的危害,真正的致癌凶手是焦油和一氧化碳。

    4、戒除方法
    戒烟的关键第一是认识,第二是决心,第三是恒心。因此戒烟的关键在自己。至于市场上出售的戒烟糖、戒烟药、戒烟香水、戒烟嗽口水或含有尼古丁的口香糖等只有一些辅助作用而已。 [

    四、蓖麻毒素

    1、简介
    (1)、中文名 
    蓖麻毒素 。

    (2)、外文名
     ricin 。

    (3)、特点 
    高毒性 。

    (4)、存在
     蓖麻籽 。

    (5)、类别
     植物蛋白 。

    (6)、分子量
     66000 。

    2、概述
    蓖麻毒素为具有两条肽链的高毒性的植物蛋白。它主要存在于蓖麻籽中。该毒素易损伤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出血、变性、坏死病变。并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3、毒理
    蓖麻毒素是一种细胞毒。当毒素进入体内,A、B链分开。A链通过渗透经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主要使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抑制失活,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B链与细胞表面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转入细胞内,它能促使A链进入胞浆。

    4、检测方法
    免疫标记分析法、放射免疫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传感法、生物质谱技术 。

    五、相思子毒素

    1、简介
    (1)、中文名 
    相思子毒素 。

    (2)、外文名 
    abrin 。

    (3)、颜色 
    微黄色 。

    (4)、形态 
    无定型粉末 。

    (5)、溶解度 
    易溶于水、氯化钠和甘油 。

    (6)、稳定性 
    不耐热 。

    2、概述
    相思子毒素中毒后,通常要经数小时至数天的潜伏期才出现综合征。可表现为口腔灼烧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血痢、腹部痉挛性疼痛、昏睡、定向障碍、惊厥、黏膜发绀、昏迷、循环衰竭、视网膜出血、血尿和少尿等症状。

    3、毒性
    成年人摄入的致死剂量小于0.01克,其毒性强度是蓖麻毒素的70 多倍,相思子毒素是目前已知最毒的植物毒素之一,已被列为潜在的重要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物质之一。

    4、来源
    相思子毒素是从豆科藤本植物相思子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剧毒性高分子蛋白毒素,其含量约占种子2.8%~3.0%。

    六、沙林毒气

    1、简介
    (1)、中文名 
    沙林 。

    (2)、外文名
     Sarin 。

    (3)、别名 
    沙林毒气,甲氟膦酸异丙酯 。

    (4)、化学式
     C4H10FO2P 。

    (5)、分子量
     140.094 。

    (6)、CAS登录号 
    107-44-8 。

    2、概述
    沙林,又叫沙林毒气,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英文名称Sarin,属于G类神经性毒剂,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

    3、毒性
    一滴针眼大小的沙林毒气液体就能导致一名成人很快死亡。 一种致命性的毒气,杀伤力是氰化物的几百倍。只要吸入一小口,人就会口吐白沫,进入陷入昏迷状态,最后死亡。最初,沙林毒气被当作杀虫剂使用,1997年被定位非法药剂。 

    4、惨状
    受害者会因为肺部肌肉萎缩窒息而死,死前会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和视力模糊等症状。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这种毒剂,但没有使用。萨达姆在上世纪80年代曾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使用了这种无色无味的毒剂。

    5、沙林的制法
    甲基氧二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得甲基氧二氟化磷,与甲基氧二氯化磷及异丙醇反应,即得沙林。

    七、VX神经毒素

    1、简介
    (1)、中文名 
    VX神经毒素 。

    (2)、外文名 
    neurotoxicV-agents 。

    (3)、性质
    神经性毒剂 。

    (4)、特点 
    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 。

    2、概述
    VX毒剂是一种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经性毒剂,是最致命的化学武器之一。它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 ,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变成气体。

    3、用处
    VX主要装填在炮弹、炸弹等弹体内,以爆炸分散法使用,也可用飞机布洒,VX毒剂以其液滴使地面和物体 表面染毒;以其蒸气和气溶胶使空气染毒。

    4、勇闯夺命岛
    一汤匙VX毒素挥发在空中,附近8条街的人全死光,看过电影“勇闯夺命岛”,就知道这玩意儿有多可怕,伊拉克过去曾经在战争中使用过。

    八、炭疽毒素

    1、简介
    (1)、中文名 
    炭疽毒素 。

    (2)、外文名
    anthrax toxin 。

    (3)、产生于
    烟草杆菌 。

    (4)、毒素作用 
    导致细胞大量的死亡 。

    (5)、孢子作用于 
    皮肤或肺上 。

    2、概述
    炭疽毒素是由一种不常见的大型细菌——烟草杆菌产生的。一旦它的孢子粘在皮肤或肺上,便开始迅速生长并产生一种由三部分组成的致命毒素。这种毒素可以导致细胞大量的死亡,从而导致令人恐惧的结果。

    3、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烈性人畜共患病,由粗大杆状的革兰阳性炭疽芽孢杆菌引起,主要发生在食草类动物中,人类偶尔会因为接触感染炭疽的动物或动物皮毛产品而患病。炭疽杆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外毒素和荚膜,外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组成。

    4、炭疽防治药物
    炭疽防治药物包括抗生素、特异性治疗药、疫苗等,各种药物作用机理不同、优势也不同。抗生素只能杀死已存在于体内的炭疽杆菌,而不能清除机体中存在的炭疽毒素。

    5、毒性
    要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造成大规模杀伤要用4吨蓖麻毒素,但同样的范围只需用一千克炭疽毒素孢子。 

    6、来源
    炭疽毒素是由一种不常见的大型细菌——烟草杆菌产生的。

    九、肉杆菌毒素

    1、简介
    (1)、中文名 
    肉毒杆菌毒素 。

    (2)、外文名 
    Botulinum toxin 。

    (3)、别名 
    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

    (4)、组成 
    多肽 。

    (5)、毒性 
    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 。

    (6)、产地 
    美国、英国和中国 。

    (7)、不良反应 
    头痛、过敏、复视、表情不自然 。

    (8)、危害 
    使用有一定风险 。

    2、概述
    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

    3、肉毒杆菌
    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目前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

    4、毒性
    一克可以杀1200万人。军队常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

    5、来源
    生猪肉,还有,化妆品中的除皱针药剂就是微量的这个东东做的。

    十、眼镜王蛇毒

    1、简介
    (1)、中文名
     眼镜王蛇毒 。

    (2)、科目来源
    眼镜蛇科动物 。

    (3)、药用部位 
    眼镜蛇科动物 。

    (4)、性味归经 
    辛,温,有大毒 。

    (5)、毒性成分 
    神经毒素、血液毒素 。

    2、概述
    眼镜王蛇毒毒性较大,其中含有多种毒素成分,有些具有神经毒性、细胞。中毒后几分钟即可导致死亡,危害较大。

    3、作用
    眼镜王蛇毒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其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具有抑菌、抗炎、抗过敏和减轻皮损的作用。

    4、毒性
    一克可杀15000人 ,是氰化物的30倍 。

    5、来源
    把眼镜王蛇的毒牙卡在杯子边上,毒液就会流到杯子里 。威信最毒的蛇大概是青竹飚和响尾蛇 。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树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树

    一、夹竹桃

    1、简介
    (1)、中文名
    夹竹桃 。

    (2)、别名 
    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树、洋桃、叫出冬、柳叶树、洋桃梅、枸那 。

    (3)、拉丁学名 
    Nerium oleander L. .

    (4)、界 
    植物界。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7)、亚纲
    合瓣花亚纲 。

    2、概述
    中国各省区有栽培,尤以中国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栽培;长江以北栽培者须在温室越冬。野生于伊朗、印度、尼泊尔;现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

    3、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力不强,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可以露地栽植,但在南京有时枝叶冻枯,小苗甚至冻死。在北方只能盆栽观赏,室内越冬,白花品种比红花品种耐寒力稍强。

    4、分布范围
    夹竹桃原产于印度、伊朗和尼泊尔,中国各省区有栽培,尤以中国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栽培;长江以北栽培者须在温室越冬。野生于伊朗、印度、尼泊尔;现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

    5、毒性
    在夹竹桃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痳痹。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或10-20块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孩丧命。

    二、箭毒木

    1、简介
    (1)、中文学名
     见血封喉 。

    (2)、拉丁学名
    Antiaris toxicaria Lesch. 。

    (3)、别称 
    箭毒木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7)、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8)、目
    荨麻目 。

    2、概述
    见血封喉(学名:Antiaris toxicaria Lesch.),又名箭毒木,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

    3、形态特征
    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大树偶见有板根;树皮灰色,略粗糙;小枝幼时被棕色柔毛,干后有皱纹。

    4、生长习性
    见血封喉多生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热量丰富,长夏无冬,冬季寒潮影响微弱,年平均温多为21-24℃,最冷月平均温在13-17℃以上,极端最低温在0-5℃以上,大寒潮南侵年份桂西南至粤西可出现短暂0℃以下低温,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干湿季分明或不太分明,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

    5、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云南南部、斯里兰卡、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变种分布于大洋洲和非洲。  

    6、保护现状
    海南的见血封喉大都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所以保存最为完整。在云南,见血封喉所分布的大部分地区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外的,当地群众都有保护习惯,常不任意砍伐。

    6、毒性
    它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

    三、毒番石榴树

    1、简介
    (1)、中文学名 
    毒番石榴 。

    (2)、拉丁学名
    Hippomane mancinella 。

    (3)、别称 
    马疯大戟木 。

    (4)、界 
    植物界 。

    (5)、目 
    金虎尾目 。

    (6)、科 
    大戟科 。

    (7)、亚科 
    大戟亚科 。

    (8)、族 
    乌桕族 。

    2、概述
    毒番石榴,学名Hippomane mancinella,又名马疯大戟木,是一种属于大戟科乌桕族的乔木植物,原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巴哈马群岛、加勒比海、中美洲及南美洲北部等新热带界地区,有剧毒。其纹理细密的黄褐色木材常被用来做家具。

    3、毒性
    毒番石榴的白色汁液有剧毒,会令皮肤出现好像得了麻疯一样的病征,因此又名“马疯大戟木”。亦因为这个原因,毒番石榴亦成为了一些雀鸟躲避掠食者的好地方,例如:索哥罗鸠就爱在毒番石榴生长的地方来躲避家猫。

    四、金皮树

    1、简介
    (1)、中文学名
     金皮树 。

    (2)、拉丁学名 
    gympie-gympie stinging tree 。

    (3)、界 
    植物界 。

    2、概述
    盛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摩鹿加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的金皮树被公认为为世界最毒树之一。金皮树表面上看起来无毒无害,实际上危险万分。其毒性可毒死一匹健壮的马。对于护林人、勘测员和伐木工来说,金皮树是一个潜在的致命威胁。

    3、形态特征
    金皮树高1至2米。除了根部之外,无论是心形的树叶,还是直挺的茎部,抑或是粉色或紫色的果实,全树上下都长满了像针头一样的小毛刺。轻轻碰一下金皮树,小毛刺就会穿过肌肤,释放毒素。

    4、主要价值
    在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军队对金皮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国维尔特郡波顿唐的化学防御基地(英国发明化学武器的高级秘密实验室)曾联系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病理学教授艾伦·西赖特(Alan Seawright),希望他能提供一些金皮树的样本。

    5、毒性症状
    站在金皮树面前,也要小心万分,最好屏住呼吸,否则空气中的小毛刺会进入鼻腔,引起瘙痒、出疹、打喷嚏和流鼻血等不适症状。根据病毒学家莱西(Leahy)博士的描述,被小毛刺刺到后,首先感到的是钻心般的灼烧感,之后会感到关节疼痛,腋窝肿胀。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休克,甚至死亡。

    五、海芒果

    1、简介
    (1)、中文学名 
    海芒果 。

    (2)、别称 
    山檨仔、猴欢喜、海檨仔 。

    (3)、二名法 
    Cerbera manghas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

    (7)、亚纲
    合瓣花亚纲(Asteridae) 。

    (8)、目
    捩花目 Gentianales 。

    (9)、科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

    (10)、亚科
    鸡蛋花亚科( Plumerioideae) 。

    2、概述
    海芒果别称海杧果(《中国植物志》)、海檬果、山檨仔、猴欢喜、海檨仔、黄金茄、山杧果等,属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海芒果属。海芒果是夹竹桃科常绿乔木。

    3、毒性
    该树种全株都含有一种被称作“海芒果毒素”的剧毒物质,海芒果毒素会阻断钙离子在心肌中的传输通道,一般在食用后的3~6小时内便会毒性发作,致人死亡。其全株有毒,果实剧毒,少量即可致死,烤后毒性更大。其茎、叶、果均含有剧毒的白色乳汁,人、畜误食能中毒致死。

    4、分布范围
    产中国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地,澳大利亚和亚洲。

    六、杜鹃

    1、简介
    (1)、中文名 
    杜鹃 。

    (2)、别名
    杜鹃花、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 。

    (3)、界 
    植物界 。

    (4)、门
    被子植物门 。

    (5)、纲
    双子叶植物纲 。

    (6)、亚纲
    合瓣花亚纲 。

    (7)、目
    杜鹃花目 。

    (8)、科
    杜鹃花科 。

    2、概述
    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3、药用价值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

    4、杜鹃品系
    杜鹃花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

    5、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6、分布范围
    原产于东亚,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缅甸和泰国。产自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7、花语
    (1)、杜鹃花语一
    爱的快乐、鸿运高照、奔放、清白、忠诚、思乡。

    (2)、杜鹃花语二
    繁荣吉祥,坚韧乐观,事业兴旺。《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顶,其年丰稳,人竞采之。”

    七、欧洲红豆杉

    1、简介
    (1)、中文名 
    欧洲红豆杉 。

    (2)、拼音
     ōu zhōu hóng dòu shān 。

    (3)、学名 
    Taxus baccata L. 

    (4)、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

    (5)、总门 
    轮藻总门 。

    (6)、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7)、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2、概述
    欧洲红豆杉(学名:Taxus baccata),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植株高10-20m。叶线形,深绿色,长1-4cm,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假种皮肉质、杯状、红色;种子坚果状,位于假种皮中。原产欧洲及北非西部、伊拉克、亚洲西南部。

    3、形态特征
    欧洲红豆杉,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植株高10-20m。叶线形,深绿色,长1-4cm,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假种皮肉质、杯状、红色;种子坚果状,位于假种皮中。

    4、分布范围
    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欧洲,包括从高加索地区和从土耳其东部至伊朗北部的区域;在北非西部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在亚洲则为西南部,如伊拉克等地。

    5、相关新闻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11月2日报道 ,英国珀斯郡有一棵树龄可能高达5000年的欧洲红豆杉,一直以来被认定为只会制造花粉不会结果的“雄树”,但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植物学家科尔曼上月却在古树上发现3颗红果,大为惊讶,认为它可能出现了“变性”。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7、毒性
    欧洲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植株一般高10-20m。研究表明,从其皮、根、枝叶中提炼出的紫杉醇,具有一定的毒性。

    八、马钱子

    1、简介
    (1)、中文名 
    马钱子 。

    (2)、学名
    Strychnos nux-vomica L. 。

    (3)、别称 
    印度马钱、番木鳖、苦实、士的宁树、苦实把豆儿、苦实等 。

    (4)、界 
    植物界 。

    (5)、门
    被子植物门 。

    (6)、纲
    双子叶植物纲 。

    (7)、亚纲
    合瓣花亚纲 。

    2、概述
    马钱子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中医学上以种子泡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木材灰白色,结构坚硬致密,可供车辆及农具用料。

    3、分布
    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马钱子生长于深山老林中,喜热带湿润性气候,怕霜冻,而以石灰质壤土或微酸性粘壤土生长较好。

    4、生长环境
    马钱子生长于深山老林中,喜热带湿润性气候,怕霜冻,而以石灰质壤土或微酸性粘壤土生长较好。 [2]  马钱子喜高温,怕霜冻。适宜生长的月平均温度为20-28℃。

    5、主要价值
    马钱子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中医学上以种子泡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木材灰白色,结构坚硬致密,可供车辆及农具用料。

    九、沙盒树

    1、简介
    (1)、中文名 
    沙盒树 。

    (2)、拉丁学名 
    沙盒树 。

    (3)、别名 
    炸弹树+响盒子+洋红+猴枪 。

    (4)、界 
    植物界 。

    (5)、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

    (6)、门 
    种子植物门 。

    (7)、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

    (8)、纲 
    木兰纲 。

    2、概述
    沙盒树(学名:Hura crepitans L.)是大戟科响盆子属植物,乔木,高10-40米;茎密被基部粗肿的硬刺,枝粗壮,有密皮孔,无毛。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顶端尾状渐尖或骤然紧缩具小的尖头,基部心形。

    3、生长环境
    在美洲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地带。原产地年平均气温23-28℃,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全年中有明显的旱季。适生温度范围为20-32℃,不耐0℃以下低温;耐旱能力强,600毫米以上的年降水量就可以满足全年的需水量。

    4、分布范围
    热带美洲,天然分布地域包括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秘鲁。

    5、毒性
    沙盒树不仅长得十分奇怪,而且全身还布满剧毒,如果人们误食了它的果实的话,那腹泻个三天三夜还是属于比较幸运的,要是眼睛不小心沾上了沙盒树的汁液,那么一定会造成短暂性失明。

    十、海漆

    1、简介
    (1)、中文名 
    海漆 。

    (2)、学名
    Excoecaria agallocha Linn. 。

    (3)、界 
    植物界 。

    (4)、门
    被子植物门 。

    (5)、纲
    双子叶植物纲 。

    (6)、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7)、目
    大戟目 。

    2、概述
    海漆具有速生、抗逆性强等特点,对防风固岸有显著效果,是海滨高潮位地带和河道的护岸树。中国东南沿海大面积营造红树林的重要树种,可用于沿海生态景观林种植。

    3、分布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及大洋洲;在中国分布于广西(东兴)、广东(南部及沿海各岛屿)和台湾(基隆、高雄、屏东)。生于滨海潮湿处。

    4、毒性
    海漆是有毒植物,会引致皮肤生疮或瘙痒,乳汁更不宜接触眼睛。不过,这种植物具有速生、抗逆性强等特点,对防风固岸有显著效果,是海滨高潮位地带和河道的护岸树,是我国东南沿海大面积营造红树林的重要树种,可用于沿海生态景观林种植。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蝎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蝎

    一、东亚钳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东亚钳蝎 。

    (2)、拉丁学名 
    Buthus martensii 。

    (3)、别称 
    马氏正钳蝎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纲 
    蛛形纲 。

    (7)、目 
    蝎目 。

    (8)、科 
    钳蝎科 。

    2、概述
    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国内分布较多的蝎子是东亚钳蝎,通常是在农村饲养常饲养用做药用,不作为宠物。身体一般可分为3部分,即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

    3、毒性
    在世界十大毒蝎中东亚钳蝎主要分布于我国和东南亚等地方,从长相上来看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如果被东亚钳蝎刺到一瞬间就会有很严重的烧灼感,严重者会麻木。

    4、生命周期
    蝎子的一般寿命大约8年左右,而繁殖产仔期约有5年左右。在温室条件下仔蝎的4天左右可长到1~2龄;50天左右可长到2~3龄,105天左右可长到3~4龄;160天左右可长到4~5龄;215天左右可长到5~6龄大约;280天左右可长到6~7龄。

    二、黄肥尾蝎

    1、简介
    (1)、中文名 
    黄肥尾蝎 。

    (2)、别 名 
    肥尾蝎 。

    (3)、拉丁学名 
    Androctonus australi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纲
    蛛形纲 。

    (7)、目 
    蝎目 。

    (8)、属 
    肥尾蝎属 。

    2、概述
    黄肥尾蝎,因拥有巨大粗壮的尾巴而得名,英文名:Yellow Fat-tailed Scorpion(黄色大尾巴),是一种剧毒性蝎子,生性凶残,会主动攻击,并杀死很多靠近它的目标,较高的毒液注入量也使它曾有过杀人的记录。拉丁学名: Androctonus australis,简称为AA。

    3、毒性
    黄肥尾蝎是一种带有剧毒的蝎子,它们生性非常的残暴,即便是你不惹它,它也主动攻击,据了解黄肥尾蝎曾经还用资自己的毒液有过杀死人的记录。

    4、分布情况
    广泛分布于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乍得、利比亚、埃及、毛里塔尼亚、索马里、苏丹、突尼斯,到西亚的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也门、巴基斯坦等地。

    三、以色列金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以色列金蝎 。

    (2)、拉丁学名 
    Leiurus quinquestriatus 。

    (3)、别称 
    巴勒斯坦毒蝎、以色列杀人蝎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纲 
    蛛形纲 。

    (7)、目 
    蝎目 。

    (8)、科 
    钳蝎科 。

    2、概述
    以色列金蝎,又称以色列杀人蝎或中东金蝎,栖居在中东和北非干燥的沙漠区,生长缓慢,体长约 5 ~ 8公分,体色为黄褐色、深褐色、黑色,尾部相对较短。以色列金蝎的体型呈纤细的流线型,但却拥有一对强力的大型螯肢。

    3、毒性
    以色列金蝎中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性情属于极其凶猛的那种,攻击上的速度极快,如果它分泌出0.16克左右的毒液,那足以是能杀死人的,而且还会是毫不留情的那种。

    4、养殖方法
    适合温度:25~32度 属于沙漠蝎种湿度不宜太高。此品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毒蝎,动作迅速、攻击性较强,由于注毒量小不至于致死。建议准备一支较长的铁夹以策安全。

    5、药用价值
    从以色列金蝎的毒液中提取的一些成分对治疗脑肿瘤、糖尿病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四、北非黑肥尾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北非黑肥尾蝎 。

    (2)、拉丁学名 
    Androctonus mauritanic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纲 
    蛛形纲 。

    (6)、目 
    蝎目 。

    (7)、科 
    钳蝎科 。

    (8)、属 
    肥尾蝎属 。

    2、概述
    北非黑肥尾蝎是比较常见的品种,其毒性强大,是非常剧烈的神经毒素,号称世界第三毒蝎子(第二毒为希腊齿钳蝎Odontobuthus Doriae),但他的危险性远比世界第一毒蝎以色列金蝎要危险,因为它不仅毒性大还具有非常惊人的注毒量!

    3、毒性
    北非黑肥尾蝎从品种上来看是属于比较常见的那种蝎子,成年的北非黑肥尾蝎能长到10-13厘米,性情非常的凶猛且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张牙舞爪攻击敌人。

    4、繁殖方式
    依然是跳所谓蝎子交配时特有的蝎子舞,在交配期间要保持一个足够大一点的环境与一个硬介质。怀孕后,会以卵胎生的方式产仔。

    五、亚洲雨林蝎

    1、简介
    (1)、中文名 
    彼得异蝎 。

    (2)、别名 
    亚洲雨林蝎 。

    (3)、拉丁学名 
    Heterometrus petersii (英名:Asia Black scorpion)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纲 
    蛛形纲 。

    (7)、目 
    蝎目 。

    (8)、科 
    细尾蝎科(Scorpionids) 。

    2、概述
    彼得异蝎Heterometrus petersii,俗称亚洲雨林蝎,而Heterometrus spinifer就是马来西亚皇帝雨林,而原学名Heterometrus longimanus 长爪雨林另有其种。

    3、毒性
    亚洲雨林蝎是一种体内含有剧毒的蝎子,日常它们的食物是昆虫和小蜥蜴等等,天生带有的两个前螯不仅十分有力,而且还能轻松的将毒液注入到猎物体内直至死亡。

    4、生活习性
    彼得异蝎属于两爬类,对温度和湿度有很高的要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蝎子拒食;而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蝎子蜕皮困难。和其他蝎子一样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干,喜暗惧怕强光刺激。

    六、土耳其黑肥尾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肥尾杀人。

    (2)、拉丁学名 
    Androctonus crassicauda 。

    (3)、别称
     Arabian fat-tailed scorpion 。

    (4)、科
    钳蝎科 。

    (5)、属 
    杀人蝎属 。

    (6)、分布区域 
    阿拉伯,伊拉克,以色列,约旦,伊朗 。

    2、概述
    土耳其黑肥尾蝎,分布于中东地区部分国家,毒性极强,是世界第7毒蝎!也是世界上致人死亡数量较多的蝎子,因为它不仅仅毒性极强,而且毒液注射量很大。

    3、毒性
    在世界十大毒蝎中土耳其黑肥尾蝎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毒性非常强,深藏的剧毒能轻松杀死对其有威胁的敌人,外观呈黑色,平常还很善于隐藏自己。

    4、其他
    土耳其黑肥尾蝎的名称有"人类杀手"的含义,“άνδρας”是“人”的意思,“κτείνειν” 是“杀了”的意思。拉丁文的苏意是"厚"或"脂肪"的马尾,意思"肥尾"。土耳其黑肥尾蝎在整个中东地区普遍存在,其名字的意思是"肥尾人类杀手"。

    七、荧光蝎

    1、简介
    (1)、中文名 
    荧光蝎 。

    (2)、拉丁学名 
    Buthacus arenicola 。

    (3)、原产地 
    中东沙漠地区 。

    (4)、毒性 
    蝎子剧毒排行榜第九位 。

    2、概述
    沙漠中的蝎子品种,蝎子剧毒排行榜第九位,喜欢挖洞。如果人工饲养,要给其适应的冬眠条件。

    3、毒性
    荧光蝎看着确实是好看,但生性非常的凶猛,且有很强大的攻击性,目前它们主要生活在沙漠等环境比较干燥的地方,食物的话以昆虫为主,本身体内有荧光物质,所以会发光。

    4、环境
    (1)、温度
    本品种为高温品种.因为温度要32-35摄氏度。

    (2)、湿度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话说要提高湿度容易,把湿度降下来却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生活环境的自然湿度就可以了。

    八、巴勒斯坦毒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巴勒斯坦毒蝎 。

    (2)、界 
    动物界 。

    (3)、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4)、纲 
    蛛形纲(Arachricla) 。

    (5)、目 
    蝎目(Scorpionida) 。

    (6)、分布区域 
    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

    2、概述
    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巴勒斯坦毒蝎(以色列金蝎)(Palestinian scorpion),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是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

    3、毒性
    巴勒斯坦毒蝎是一种千万千万不能去惹的蝎子,它也被评价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蝎子之一,据了解如果被它不小刺到了,马上就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严重着会失去生命。

    4、药用价值
    尾刺又叫毒刺、毒针、螯刺,位于蝎子身体的左后一节,是主要的药用部位。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可以射出毒液,用以帮助蝎子自卫和杀死猎物。宋代的医学名著《本草衍义》中说:“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说的就是蝎毒之药效。

    九、地中海黄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地中海黄蝎 。

    (2)、拉丁学名
     Buthus occitan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纲 
    蛛形纲 。

    (6)、目 
    蝎目 。

    2、概述
    地中海黄蝎分布较广,阿尔巴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土耳其等沿地中海地区的干草原和沙漠里都有它的身影。分布在非洲的地中海黄蝎有可能致命,但欧洲地区的地中海黄蝎毒性相较于非洲地区的为弱,性格也较温顺。

    3、毒性
    生活在非洲地区的地中海黄蝎最为致命,长得像是弱不禁风,但谨记遇到了千万要绕道而走。

    十、墨西哥雕像木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墨西哥雕像木蝎 。

    (2)、拉丁学名
     Centruvoides Exilicauda/Centruroides Sculpturatus 。

    (3)、别称
     亚利桑那州树皮蝎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纲
    蛛形纲 。

    (7)、目
    蝎目 。

    (8)、科 
    钳蝎科 。

    (9)、属 
    刺尾蝎属 。

    2、概述
    墨西哥雕像木蝎(学名:Centruvoides exilicauda )是一种身长7厘米的浅棕色蝎子,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都是高度角质的硬皮,身体分节明显。头胸部,由六节组成,是梯形,背面覆有半透明硬甲,墨西哥雕像木蝎生活在索诺拉沙漠。

    3、毒性
    在世界十大毒蝎中墨西哥雕像木蝎是具有生命威胁的蝎子,它们身上有着很明显的分节,一部分呈现出透明的状态,但绝不能成为你无视它毒性的地方。

    4、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利桑那州西南部,新墨哥州和科罗拉多河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地区,索诺拉州北部,犹他州东南部。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王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王

    第一名、澳洲方水母

    1、简介
    (1)、中文名 
    方水母 。

    (2)、别名 
    立方水母 。

    (3)、拉丁学名 
    Cubozoa 。

    (4)、界动物界 
    门刺胞动物门 .

    (5)、纲
    立方水母纲 。

    2、概述
    箱水母(Cubozoa)名称源于“Cubo 立体;zoa 动物”,也叫立方水母,是腔肠动物中的一纲。大约有20种,海生。水螅体小,水母体大。会主动猎食鱼类,蟹类等动物。独居。其触手对于人体有剧毒。身体构造方面具拟缘膜(Velarium)。

    3、外形特征
    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它由体内喷出的水柱推动着身体旋转前进。在它的身体两侧,各有两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线的变化,身后拖着60多条带状触须。这些触须正是使人致命之处,能伸展到3米以外。在每根触须上,都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囊状物,每个囊状物又都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盛满毒液的空心“毒针”。

    4、毒人事件
    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最大的海产品罐头加工厂,由于没有先例的关系,所生产的一个罐头中混入了长约1厘米的剧毒箱形水母的触手。尽管是经过了高温烹煮,这个罐头的食用者在食用后不久就发生了中毒现象。被送往医院后,医院用尽了各种方法及解毒血清,却没能挽救这人的生命,他在进医院2小时后死亡了。

    第二名、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贝尔彻海蛇 。

    (2)、拉丁学名 
    Hydrophis belcheri 。

    (3)、别名 
    贝氏海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2、概述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3、形态特征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舌下的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

    4、生活习性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5、分布范围
    世界上约有50种海蛇,中国有海蛇19种,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山东、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常见的有青环海蛇、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

    6、强烈毒性
    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

    第三名、澳洲蓝环章鱼 

    1、简介
    (1)、中文名 
    蓝环章鱼 。

    (2)、外文名 
    The blue Ringed Octopus 。

    (3)、别名 
    蓝圈章鱼、豹纹章鱼 。

    (4)、拉丁学名 
    Hapalochlaen maculosa 。

    (5)、界
    动物界 。

    (6)、门
    软体动物门 。

    2、概述
    蓝环章鱼(学名:Hapalochlaen maculosa),隶属于章鱼科,俗称蓝圈章鱼,豹纹章鱼广泛分布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

    3、生活习性
    蓝环章鱼个性害羞,喜爱躲藏在石下,晚上才出来活动和觅食。如果遇到危险,它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警告。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蓝环章鱼主要栖息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

    4、下属种
    有三种已确认的种,第四种还在研究中。、大蓝圈章鱼、南蓝圈章鱼或称小蓝圈章鱼、蓝纹章鱼。

    5、生长繁殖
    蓝环章鱼雌雄异体。雄体具一条特化的腕,称为化茎腕或交接腕,用以将精包直接放入雌体的外套腔内。

    6、分布范围
    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到处都栖息。

    第四名、毒鲉

    1、简介
    (1)、中文名 
    玫瑰毒鲉 。

    (2)、别名 
    老虎鱼、石头鱼 。

    (3)、拉丁学名 
    Synanceia verrucosa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科
    鲉科 。

    2、概述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

    3、分布范围
    产于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澳洲,我国内盛产于台湾、江南一带,据介绍,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也有。

    4、生活习性
    石头鱼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即使人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动不动,让人发现不了。

    5、外形特征
    石头鱼属毒鲉鱼族,学名“玫瑰毒鲉”,因其像玫瑰花一样长有刺,且有毒,故而名之。石头鱼形状恐怖,体貌甚丑陋,活像一块石头,蛰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发觉。

    第五名、巴勒斯坦毒蝎

    1、简介
    (1)、中文学名 
    巴勒斯坦毒蝎 。

    (2)、界 
    动物界 。

    (3)、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4)、纲 
    蛛形纲(Arachricla) 。

    (5)、目 
    蝎目(Scorpionida) 。

    (6)、分布区域 
    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

    2、概述
    是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它那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

    3、毒性情况
    巴基斯坦毒蝎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其毒牙足以穿透人类的指甲。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会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与多数过着宁静生活的蜘蛛不同,这种小家伙极具侵略性,一旦受到打扰就会举起后腿,并不断咬受害者。

    4、药用价值
    尾刺又叫毒刺、毒针、螯刺,位于蝎子身体的左后一节,是主要的药用部位。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可以射出毒液,用以帮助蝎子自卫和杀死猎物。宋代的医学名著《本草衍义》中说:“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说的就是蝎毒之药效。

    第六名、亚漏斗形蜘蛛

    1、简介
    (1)、中文学名 
    漏斗形蜘蛛 。

    (2)、拉丁学名 
    Funnel-web Spider 。

    (3)、别称 
    漏斗网蜘蛛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亚门 
    有螯亚门 。

    (7)、纲
    蛛形纲 。

    2、概述
    漏斗形蜘蛛(Funnel-web Spider)属于蛛形纲。最早在澳大利亚东部被发现,包括塔斯马尼亚岛洲、以及澳大利亚南部的海湾森林。它们的品种有36种之多,其中包括3种树居品种的蜘蛛。

    3、毒性
    毒液主要成分为atraxotoxin,对灵长目及狗具毒性,对兔子则无毒性。atraxotoxin会引起神经细胞膜电位之改变,使自主神经系统因而分泌大量之乙醯胆碱、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雄蜘蛛之毒性约为雌蜘蛛的4倍。

    4、预防
    最好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仔细检查每个角落,及早发现并且把它们做适当处理,特别是花园里和房屋里,最好能掌握蜘蛛的生活区域,以便预防。

    第七名、太攀蛇 

    1、简介
    (1)、中文名
     细鳞太攀蛇 。

    (2)、别名 
    内陆太攀蛇、内陆盾尖吻蛇、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 。

    (3)、拉丁学名 
    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

    2、概述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

    3、外形特征
    细鳞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细鳞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细鳞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

    4、生活习性
    (1)、食性
    细鳞太攀蛇又被称作凶猛太攀蛇,它是地球上毒性最大的蛇之一。被它咬一口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一百个成年人。尽管如此,内陆太攀蛇的性格比较温柔,如果你不捕捉它们,它们是不会轻易被激怒。这种蛇主要吃老鼠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

    (2)、攻击防御
    细鳞太攀蛇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

    5、分布范围
    细鳞太攀蛇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潜伏于草丛中捕获猎物。

    第八名、褐色网状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网状蟒蛇 。

    (2)、拉丁学名 
    Reticulated python 。

    (3)、界 
    动物界 。

    (4)、分布区域 
    东南亚各地 。

    2、概述
    网纹蟒蛇,号称世界上最长、绞杀力最强的蛇。

    3、特征
    最长可达14米,但吉尼斯世界记录中所记载的世界最长蛇只是一条身长10米的网纹蟒蛇。野生网纹蟒蛇性情粗暴,曾有过吃人的记录。经人工繁殖的网纹性格就比较温顺,适合当作宠物饲养。

    4、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印度、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地区。网纹蟒的体型超越以巨大闻名的水蚺,是全球最长的蛇。

    第九名、眼镜王蛇 

    1、简介
    (1)、中文名 
    眼镜王蛇 。

    (2)、外文名 
    King Cobra, Hamadryad 。

    (3)、别名 
    山万蛇,过山风 。

    (4)、拉丁学名 
    Ophiophagus hannah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

    (9)、亚纲
    双孔亚纲 。

    (10)、目
    有鳞目 。

    2、概述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3、形态特征
    眼镜王蛇为大型蛇类,最大全长记录中国3,806mm、中国之外5,580mm,眼镜王蛇也是所有毒蛇中最长的毒蛇。颊鳞缺:眶前鳞1枚,眶后鳞3枚;颞鳞(2+2)枚:顶鳞之后有1对大枕鳞;上唇鳞7枚,2—2—3式;下唇鳞8枚,前四枚与前颏片相接。

    4、生长繁殖
    眼镜王蛇为卵生,一般在6月产卵,产卵数可达51枚,卵径65.5mm×33.2mm。以落叶和枯枝筑巢穴,眼镜王蛇也是唯一一种会建巢的蛇类。雌蛇有护卵习性,在巢中守护,待小蛇孵出。

    5、分布范围
    眼镜王蛇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东(全省分布)。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中国已有人工养殖。

    第十名、黑曼巴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黑曼巴 。

    (2)、拉丁学名
    Dendroaspis polylepis 。

    (3)、别称 
    黑树眼镜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2、概述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体形细长,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黑曼巴蛇的口腔内部为黑色,当张大口时可以清楚地见到。

    3、栖息环境
    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最常见于树木繁茂的稀树草原或河流森林,尤其是在岩石丘陵和大树茂密的地区。也可以在沿海灌木,湿润和干燥的稀树草原和林地中找到。该物种主要存在于地面,然而它们也树栖。

    4、生活习性
    白天活跃,在狩猎前通常会在树枝上晒太阳。该物种通常占据一个洞穴作为避难所,如洞穴、空心圆木、石缝或白蚁巢,夜间返回巢穴。食物由温血的猎物组成,以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蹄兔、蝙蝠为食。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蟹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蟹

    一、铜铸熟若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铜铸熟若蟹 。

    (2)、拉丁学名
    Zozymus aeneus (Linné,) 。

    (3)、别称 
    埋扇蟹 笨蟳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纲
    甲壳纲 。

    (7)、亚纲 
    Malacostraca:软甲亚纲 。

    2、概述
    铜铸熟若蟹(学名:Zosimus aeneus),俗名埋扇蟹,为扇蟹科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的日本、琉球、台湾南部和各离岛岩礁、东南亚各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夏威夷、大溪地及印度洋的红海、非洲东岸及南岸以及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热带浅海的珊瑚礁丛中。

    3、眼镜蛇蟹
    斑驳的体色是天然的警告色,警告四周的邻居要知道它全身充满猛烈的毒性,绝不能吃它,以免中毒身亡。因为其身上剧毒,在琉球又被称之为“眼镜蛇蟹”。

    4、生境习性
    生活于热带浅海的珊瑚礁上。

    5、地理分布
    太平洋的日本、琉球、台湾南部和各离岛岩礁、东南亚各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夏威夷、大溪地及印度洋的红海、非洲东岸及南岸以及等地。

    二、花纹爱洁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花纹爱洁蟹 。

    (2)、拉丁学名 
    tergatis florid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纲 
    甲壳纲 。

    (6)、科 
    扇蟹科 。

    (7)、属
     爱洁蟹属 。

    (8)、分布区域
    海水 。

    2、概述
    花纹爱洁蟹,属于扇蟹类,头胸甲壳呈横卵圆形,背部甚为隆起,表面光滑。全身呈茶褐色至紫色带绿,头胸甲背面具有淡褐色或黄铜色云彩斑纹,甲长约3公分,甲宽约5公分。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等热带与亚热带海域的岩礁或珊瑚礁地区,台湾南部沿海岩礁水域常见其踪迹。

    3、毒性
    1983年日人野口等人调查日本静冈县三浦半岛、琉球群岛与台湾澎湖等地的花纹爱洁蟹,得知琉球群岛产的含毒量最高,约为1400 MU/g,毒成分是麻痹性贝毒 STX和 neoSTX。稍后他们进一步指出,日本静冈县三浦半岛产的花纹爱洁蟹,蟹毒成分主要是河豚毒及少量的麻痹性贝毒STX。

    4、生活习性
    栖息于潮间带的岩礁或石缝中,穴居生活。

    三、正直爱洁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正直爱洁蟹 。

    (2)、拉丁学名
    Atergatis integerrimus (Lamarck,)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纲 
    甲壳纲 。

    (6)、亚纲 
    软甲亚纲 。

    (7)、目 
    十足目 。

    (8)、亚目 
    短尾亚目 。

    2、概述
    正直爱洁蟹(学名:Atergatis integerrimus)为扇蟹科爱洁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斯里兰卡、毛里求斯、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一般栖息于水深10~30米具岩石的海底上。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0至-10米。

    3、形态特征
    头胸甲的宽度大于长度,呈横卵圆形。前半部有明显的凹点,尤以额区及前侧缘处为密,心区两侧具“八”字形浅沟。新鲜吋,全身呈红色,凹点为黄色。额分两叶,并不显着突出,两叶之间具一缺刻。眼窝很小,其宽度小于额叶的1/4,前侧缘强呈弧形,具3个细浅的缺刻,侧角并不呈齿状突出。后侧缘稍内凹。 第三颚足的表面十分光滑,有时具稀疏的短毛。

    4、生境习性
    生活于水深10~30米,海底具岩石或石块。我们所采得的标本中,以雄性为多,占标本总数的85%以上。

    5、地理分布
    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斯里兰卡、毛里求斯、东非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岛等地。

    四、绣花脊熟若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绣花脊熟若蟹 。

    (2)、拉丁学名 
    Lophozozymus pictor 。

    (3)、别称 
    雷公蟳,mosaic crab,red and white reef crab 。

    (4)、二名法
    Lophozozymus pictor (Fabricius, 1798) 。

    (5)、界 
    动物界 。

    (6)、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7)、亚门
     甲壳亚门(Crustacea) 。

    (8)、纲 
    软甲纲(Malacostraca) 。

    2、概述
    头胸甲壳呈横椭圆形,表面光滑。分区清楚,前侧缘呈薄板状,在外眼窝之后方分成四叶,螯脚左右不对称,指端尖锐,脚足宽扁,有成束刚毛,颊区密布绒毛,全身具红白相间的网状花纹,甲长约 4 cm,甲幅约 8 cm。

    3、形态特征
    绣花脊熟若蟹 / Lophozozymus pictor (Fabricius) / 雷公蟳 / Mosaic crab,Red and white reef crab。

    4、分布及外形
    绣花脊熟若蟹又叫做马赛克蟹,分布于日本、斐济、萨摩亚、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它的全身长满红白相间的网状花纹,非常漂亮。绣花脊熟若蟹的体长约4厘米,体宽约8厘米。

    5、生活习性
    绣花脊熟若蟹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低潮线至水深30米的岩石底或珊瑚礁丛中。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30米。

    6、毒素攻击
    绣花脊熟若蟹是已知最毒的螃蟹,他们的体内有的含有河豚毒,有的含有麻痹性贝毒,有的含有海葵毒。一只成年绣花脊熟若蟹体内的毒素可以毒死45000只小老鼠。

    五、雷诺氏鳞斑蟹

    1、简介
    (1)、中文名 
    雷诺氏鳞斑蟹 。

    (2)、拉丁学名 
    Demania reynaudii 。

    (3)、界 
    动物界 。

    (4)、科
     扇蟹科 。

    (5)、分布区域
    东南亚各国,南太平洋群岛 。

    2、概述
    雷诺氏鳞斑蟹属于扇蟹科,头胸甲壳呈五角形,额分两叶,具反三角形缺刻,螯脚与头甲的表面有鳞斑状或钝圆状颗粒。整体背面底色是米黄或淡橙色,并有栗色大小不规则斑块,螯脚指节是白色,甲长约4公分,甲宽约6公分。

    3、分布
    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南太平洋群岛、日本等沿海地区,台湾近岸珊瑚礁和岩礁也有。

    4、毒性
    产于菲律宾的3种鳞斑蟹都证实是有毒种。在菲律宾层引起食物中毒而造成死亡的雷诺氏鳞斑蟹,体内有类似菟葵毒的成分。台湾基隆产的这种蟹类,毒量平均是4 MU/g(以河豚毒计算),成分是河豚毒(88%)及麻痹性贝毒(12%)。东港外海捕获的雷诺氏鳞斑蟹,检测得知毒量与基隆产的相同,成分则仅含海豚毒。

    六、蕾近爱洁蟹

    1、简介
    蕾近爱洁蟹是一种禁止售卖和食用的螃蟹,它有着毛绒绒的外表看起来非常的可爱,但是毒性非常强烈,食用它能够直接导致中毒死亡,存活率很低。

    七、招潮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招潮蟹 。

    (2)、拉丁学名 
    Uca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亚门
    甲壳亚门 。

    (6)、纲
    软甲纲 。

    (7)、亚纲 
    真软甲亚纲 。

    2、概述
    招潮蟹最大的特征是大小悬殊的一对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招潮蟹会做出舞动大螯的动作,因此被称之为招潮蟹。这个“招潮”的动作,目的是用大螯威吓敌人,或是求偶。

    3、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的潮间带,是暖水性具群集性的蟹类。中国招潮蟹属约有10余种,常见种有:弧边招潮蟹、凹指招潮蟹、清白招潮蟹及环纹招潮蟹等,分布于沿海各省及海南、台湾等省。

    4、繁殖方式
    交配前,雄性能挥舞大螯作各种炫耀表演,招引雌性,在潮间带活动时似招唤潮水,故名招潮。随之雌性则追随雄性进入洞穴进行交配。在夜间,雄性常用大螯有节奏的轻叩地面,以招引雌性。

    八、钝额曲毛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钝额曲毛蟹 。

    (2)、界 
    动物界 。

    (3)、目  
    十足目 。

    (4)、亚目
     爬行亚目。

    2、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 广东(包括西沙群岛)。国外分布: 日本, 查戈斯群岛, 毛里求斯, 东非; 广泛分部于印度洋, 太平洋的暖水区 。

    3、毒性
    钝额曲毛蟹在我国广东以及西沙群岛都有分布,在其体内也含有河豚毒素,误食的话也是会中毒的!

    九、鳗头蟹

    1、简介
    (1)、中文学名 
    馒头蟹 。

    (2)、别称 
    雷公蟹 。

    (3)、界 
    动物界 。

    (4)、门 
    节肢动物门 。

    (5)、纲 
    软甲纲 。

    (6)、目 
    十足目 。

    (7)、科 
    馒头蟹科 。

    (8)、属 
    馒头蟹属 。

    2、概述
    馒头蟹,中药名。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Calappa philargius(Linnaeus)等的壳和蟹黄。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南沙等海域。具有止痛,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胸痛,脚癣。

    3、相关配伍
    (1)、治胸痛
    馒头蟹壳烘焙研末,黄酒冲服,亦可避孕。(《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2)、治脚癣
    鲜馒头蟹黄涂患处。(《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4、用法用量
    内服:壳,焙干研末,5-10g。外用:适量,鲜蟹黄涂敷。

    5、炮制
    采集加工:秋季于沙滩或岩岸石缝中捕捉,除去肉和内脏,取蟹黄鲜用;或将壳洗净、晒干。

    6、生长环境
    生活于水深30-100m的泥沙质或沙质海底。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南沙等海域。

    十、万氏怪蟹

    1、简介
    万氏怪蟹这种螃蟹也是毒性很强的一种螃蟹,在我国台湾以及东南亚沿海地区的海域中都有分布,也请认清它的样子千万不要误食!

目录
    一、世界十大毒王
    二、世界十大毒蛇
    三、世界十大毒花
    四、世界十大毒树
    五、世界十大毒蝎
    六、世界十大毒药
    七、世界十大毒虫
    八、世界十大毒蟹
    九、世界十大毒菇
    十、海洋十大毒王
    十一、十大毒王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