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师范大学
1、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Hu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湖南师大),是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现任党委书记蒋洪新、校长刘起军,校训为“仁爱精勤”。
2、概述
(1)、校训
仁爱精勤.
(2)、简称
湖师大.
(3)、现任校长
刘起军.
(4)、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6个.
(5)、知名校友
夏家辉、谭蔚泓、韩少功、何清涟、李谷一、陈思思、刘同、沈月、刘筠、陈星旦、孙家钟、印遇龙、陈大可、龚新高、邵明安.
(6)、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
(7)、创办时间
1938年.
(8)、类别
公立大学.
(9)、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3、相关信息
(1)、截至2022年8月
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89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校内专任教师2100余人。
(2)、1938年
学校的前身国立师范学院诞生于1938年,1953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消,建立了湖南师范学院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3)、1984年9月
学院正式更名湖南师范大学。截至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位列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88名。
二、青松寺
1、简介
青松寺位于兴云山上,兴云山的海拔400多米,据寺庙住持介绍经常能在寺庙看到小云海,寺庙就在山上,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寺庙里。青松寺银杏至今已有300余年,如果准备自驾一日游,看茶园、赏花、看虎园、看百年银杏,可以选择来这里哦。
2、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观佳村.
三、巴溪洲
1、简介
巴溪洲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面积大概是1200多亩,和橘子洲差多大小。岛上在枯水期可以上岛,丰水期不能直接上岛,岛上风景秀丽,可以听见轮船轰鸣声,和水花滔滔声,是一个露营休闲的好地方。
2、概述
(1)、中文名
巴溪洲。
(2)、别名
巴溪。
(3)、地理位置
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
(4)、预计开园时间
2014年十月份。
(5)、外文名
baxi island。
(6)、所属地区
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
(7)、面积
1200多亩。
四、长沙百果园
1、简介
长沙百果园位于长沙市西郊望城区雷锋大道旁国家高科技农业园内,是一个以果、茶、薯种质资源引进、保存、研究与利用、高科技生产、加工示范,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同步发展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
2、概述
百果园占地面积900余亩,其中果园350亩,茶园70亩,良繁苗圃40亩,蔬菜基地30亩,水面面积100亩。建有客房43间(套);各类餐厅、包厢等共800余餐位;商务会议厅3个,可同时容纳400人会议。另配套有果蔬自采、设施农业观光、趣味农耕、休闲垂钓、团队拓展、嘉年华游乐、镭战射箭、登山健身、儿童DIY等多种活动项目。年接待会议、农业技术培训和观光休闲游客进10万余人次。
3、相关信息
(1)、发展模式
园区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带动200多户农民进入产业链,发展基地近1000多亩,为农民增加收入200余万元。
(2)、布局合理
园内视野开阔,布局合理,果茶林木成行成列,大棚设施规模宏大。宽广的葡萄架下果实累累,此起彼伏的山丘上葱绿满眼、果茶满坡。从以色列引进的电脑自控滴喷灌系统喷射着甘露,数百亩果茶园的灌溉全由电脑操控,是省城第一座以赏花、尝果、品茶、垂钓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休闲园。
(3)、环境
这里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神似世外桃源。春有草莓、樱桃、“明前”茶;夏有枇杷、苹果、葡萄、桃、李、杨梅与瓜类;秋有板栗、梨子、猕猴桃;冬有埃及糖橙、蜜桔、脐橙等。一年四季,百果飘香,是个名符其实的“百果园”。镶嵌在青山果园之间面积近80亩的人工湖,湖水波光粼粼、跳跃闪烁,似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大放异彩,曲折蜿蜒的湖岸边楼阁水榭、垂柳婀娜、石榴吐艳。
(4)、果蔬
入园游览或羡鱼垂钓或观赏休憩,既大饱了口福,又品味了亲手采撷的乐趣。在您畅游了绿的海洋,品尝了甜美的果实,呼吸了清新的空气后,若还意犹未尽的话,还可挑选几样碧翠鲜嫩的无公害蔬菜带回家,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共享这大自然的惠赠。
五、长沙丰田村
1、简介
丰田村隶属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国家级生态村。距浏阳市区、省会长沙分别为40公里、100公里,浏东公里比邻而过,交通便捷。地处浏阳市东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以水稻、烟叶种植为主。
2、概述
丰田村隶属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国家级生态村。旅游特色名村。距浏阳市区、省会长沙分别为40公里、100公里,浏东公里比邻而过,交通便捷。
3、相关信息
早在2011年,丰田村就获评国家级生态村。借助生态环境的改善,丰田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榴花洞漂流、福悦山庄等项目先后投入运营。依托旅游,丰田村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生态之路,遇上旅游旺季,村民们自家生产的土特产不出村就能销售一空。
六、长沙永乐村
1、简介
永乐村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淳口镇。环境幽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2、相关信息
(1)、永乐村与周边地点
永福村,下柑树坪,金盆,陈三益,岩前,苏木洞,陈三和,暨家坑,老庵坪,袁家垅,河下湾,邱家里.
(2)、主要农产品
辣椒、栗子、洋萝卜、西兰花、茴香、蕹菜.
(3)、村里单位
永乐村村长、永乐村卫生院.
七、云麓宫
1、简介
云麓宫,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顶峰上。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宫最早建于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云麓宫于1957年重修。1966年文革期间云麓宫遭到严重破坏。1976年修葺临倒塌的关帝殿时,在原址上建长方形两层楼阁,东向城廓,供游人登临览胜。后殿及宫右吕祖殿均作茶室,供游人憩息品茗。宫左后方,拓坪数百平方米,并砌建曲廊。二十一世纪初在望江阁楼上竖吕祖像,按规制作龛,前厅坚关帝像。三清殿按道家规制竖像三尊。云麓宫左竖...
2、相关信息
(1)、历史背景
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嘉靖(公元1522 ~1566年)间长沙太守孙复与道士李可经主持加修。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张殿元再修。时有关帝殿、玄武祖师殿、三清殿三进,明末毁于战火。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重修祖师殿。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两次续修。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巡抚吴荣光、布政使惠丰重修前殿。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毁于兵乱;清同治二年(1863),按原格局再加以修葺,并在殿前后左右建五岳殿、天妃殿,又增建宫门;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求道安心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抗日战争期间,云麓宫殿堂、神像、碑刻遭到严重破坏。1946年,道人邬云开、吴明海等筹款修复。于望湘亭中增置纯阳真人(吕洞宾)浮雕石像,并刻真人所著《百字铭》。亭壁挂清人黄道让"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木刻楹联。"文化大革命"期间,云麓宫遭到严重破坏。现存道宫房屋600平方米,部分建筑由长沙市宗教部门管理。长沙市道教协会设此。云麓宫地处岳麓山巅,四周古木参天,景色宜人,是游人品茶、谈联、观景、歇憩之地。
(2)、地理位置
云麓宫是一道观,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的云麓峰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建于明代。1944年被日机炸毁,1957年重建。游人到这里可领略“直上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阔景色,登上云麓宫里的望湘楼,可以看到“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的景象。
(3)、1478年
云麓宫最早建于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吉简王朱见浚就藩于长沙时,建筑取宫殿形制,但旧宫早已废记。嘉靖(1522-1566)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
(4)、隆庆年间
(1567-1572),又有道士金守分在这里修炼,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体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宫由此成为道教胜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无为而治”,总是选择清静优美之处建立宫观,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将这些地方视作神仙的居所,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峦耸峙、石骨盘迂、树竹青翠的云麓宫就是其中的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
(5)、名人题记
清康熙(1662-1722)初年,长沙分巡道张重新修葺了云麓宫,以后续有增建。1862年(同治元年)于门前筑一小亭,亭外又增五岳、天妃二殿。以前宫门有一副对联:“古刹出层宵,看岳色平分,江流环绕;名山多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对联的上联写了云麓宫的宏伟,似乎超出云霄之上,在此可以近看岳麓山色,远眺湘江环流;下联描述云麓宫所在的岳麓山有许多历史胜迹,杜甫在这里留下了诗句,李邕题撰了著名碑刻;在云麓宫内有望湘亭,亭在拜岳石上,是清道光(1821-1850)年间修建的。
(6)、文人题咏
云麓宫具有的美景胜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玩题咏,可惜大多因年代久远,历经战乱而已无法见到。古代诗词中,现今尚能见到的有明末清初长沙人廖元度的《宿云麓宫》,诗云:“林深宵空重,一梳对灯青。月色如秋瘦,虫声触梦醒”。抒发了作者在朝代更迭的乱世,无家可归寄居庙观,夜晚寂寞独对孤灯,痛惜国亡家破的情感。清代还有一首由岳麓书院肄业生、溆浦人严正基所撰的《夜登云麓宫》:“云麓峰巅足眠,征衫扰带五溪烟。当头华月三千里,弹指东风念四年。螟色暗投游屐外,松涛请到杵钟边。
(7)、景点概况
著名道观。建于岳麓山顶的云麓峰,原为道家二十三洞真虚福地。明吉简王倡道,于明成化十四年(147)就藩长沙时所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长沙太守孙复,令道人李可经修葺,增植松柏、桐梓、筱篁千株。隆庆间,道士金守分在此禁足修炼,“冶铁为瓦,凿石为柱”,募建宫殿,前为关帝殿,中为玄武祖师殿,后为三清殿,铁瓦石柱,两厢丹房,命名为“云麓宫”。康熙时重修,咸丰初毁于兵燹,同治二年(1863)武当山道士向教辉重建并增建五岳、天妃二殿。宫内二进为望湘亭,宫后有法华塔。1944年云麓宫大部毁于日寇轰炸。长沙解放后,于1956年在原址新建二层重檐歇山顶阁楼一座,名望湘阁。
(8)、历史沿革
云麓宫于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吉简王朱见浚就藩长沙所建。取武当山道观的宫殿建筑形制,名曰洞真观,旧宫早已废圮。明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重修,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1567年-1572年)年间道士金守分在山禁足修道,有殿元张阳和慕名拜访,因敬金守分道人玄机奥义,识度弘深,乃协力倡修云麓宫。由其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宫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明末,云麓宫两度毁于兵燹;清康熙(1662年-1722年)初年,长沙分巡道张睿修葺云麓宫。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构殿五间,其后为三清殿,冶铁为瓦,立石为柱。咸丰二年(1852年)毁于兵灾。清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在云麓宫内建有望湘亭,亭在拜岳石上供游人凭栏远眺湘江与长沙城。
(9)、交通信息
乘坐63、106、132、202、305、309、315、318、325、908、立珊线、旅1路等公交车在市四医院站下车,从东大门进入;或乘63、106、132、202、305、902、立珊专线、旅1、旅3线在岳麓山南站下车,从南大门进入。
八、烈士公园
1、简介
长沙烈士公园是长沙市大的公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东北的东风路1号,公园分纪念区、游览区和娱乐区三大部分。纪念区以1958年建成的烈士塔为中心,周围环绕着松树,显得庄严雄伟。游览区地势开阔,有山有湖,花红柳绿;娱乐区内有游艺场,备有各种现代化的游乐设施。园内还有“朝晖楼”、“羡鲜馆”供游人休息,经营湖南风味小吃和各种茶点。2015年长沙将完成烈士公园改造。
2、概述
公园内建有各种楼台亭阁、湖泊、水榭。较著名的有:浮香艺苑、年嘉湖、朝晖楼、羡鲜馆、青山桥、儿童游艺场。新建的湖南民俗村荟集我省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景点,建筑精谌,景色迷人,风景奇分为两区。
3、景点景观
(1)、纪念塔
纪念亭廊位于纪念塔之东北,它是纪念塔的配套工程,1951年12月纪念碑奠基仪式之后,即开始动工兴建,1953年3月竣工。
纪念亭为仿宋长廊式建筑,染柱为纯木结构,三亭之间是用朱漆红廊相连,中间主亭为两层,登楼便可环眺公园全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亭上为绿釉琉璃瓦,梁檐上精描彩色图案。梁柱、栏杆均为大红油漆着色,显得富丽堂皇,民族风格十分浓郁。
(2)、年嘉湖景区
在建园初期,公园修建委员会就开始着手公园的绿化规划,公园造园组除了自行培养出100万株苗木用以造林外,同时派员到省内外购进名贵大型花木1.1万株,在1952年冬季和1953年春季的几个月时间内,栽植树木共13.7万株(包括观赏、行道、绿篱等树林)。为了解决公园内部份土质过瘠,树木发育迟缓的问题,省委投资10万元,进行全面土壤改良工程,并在解放南村、年佳湖畔、藕牙冲等处共130亩的土地上栽种蜜桔、蜜桃、板栗等经济林植物5500株。
(3)、烈士公园
浏览区以年佳湖为主要景点,年佳湖位于烈士公园纪念塔的东边,原水域面积8公顷,经过两次人工扩大,现有水域面积46.62公顷(又称人工湖)。湖面碧波荡漾,绿柳垂拂,春秋佳日,风光旖旎,游船点点,游人如织。环湖用长藤结瓜的手法,与湖中岛屿,湖岸建筑物相结合,在游路旁,将各类树木、花卉片植,群植或散植,与建筑物形成一处处和谐的景点。湖心有四岛,岛间建有三拱桥,置身桥上,凭栏眺望,显得水阔天高,别有情趣。岛岸之间新建有迎丰桥,沿湖还建有“朝晖楼”、“羡鲜馆”、“船坞”等设施,供游人休息娱乐。
(4)、湖心岛
湖心岛位于年佳湖湖中,又名宵阳岛,建于1963年。它由大岛、孤岛、半湖岛和新岛四岛组成,总面积近2公顷,是湖区的主要景点。
湖心岛与烈士纪念塔遥遥相对,岛上以种植红叶树为主,象征着革命烈士一片丹心为人民,另外岛上还种植了棕榈,垂柳等各种风景树木和花灌木,分别体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5)、红军渡
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进攻长沙,以八千人打败三万有余之优势敌军,于7月27日攻占长沙。红三军团部分战士由湖迹渡浏阳河进入长沙。烈士公园建园后,湖迹渡划入公园范围,并将该地改名为红军渡,且于1987年建杉亭一个,石碑一座,碑上刻有“红军渡”三字,以志纪念。渡口现保留有一株古银杏。为当年红军过渡的见证。
(6)、迎丰桥
迎丰桥连接湖岛和堤岸,建于1982年9月,由长沙规划设计院设计,长沙市园林建筑工程队,长沙县北山建筑队,望城县西湖麻石建筑队共同施工建造而成,桥长254.5米。该桥为仿木结构,依据湘西山区廊桥形式所建,桥中低栏高廊,曲折有致,具有古老的湖南地方风格,桥的两端各建一亭,以供游人休息,观赏公园景致。
九、南郊公园
1、简介
南郊公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截至2019年7月,占地面积约530亩,1986年5月1日正式建成开园,自2009年免费开放,是以休闲、健身、娱乐、科普为主题的山地形综合性城市公园;南郊公园前身为1958年开始筹建的桥头公园,后改作南郊苗圃。园内有双亭映秀、竹苑听泉等八大景观,建设有南郊车幕影院、露天草坪等,娱乐项目有速降、攀岩等。
2、概述
(1)、中文名
南郊公园。
(2)、门票价格
免费。
(3)、地理位置
南二环猴子石大桥桥头。
(4)、著名景点
南郊公园。
十、橘子洲
1、简介
橘子洲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湘江中最大的名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问天台、洲头广场、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潇湘名人会所、朱张古渡、竹园、桃园、新诗词碑等,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春天江鸥点点;夏天林木葱茏;秋天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
2、性质
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橘子洲景区始建于1960年3月,1962年10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1972年6月10日改名为长沙市橘洲公园管理处,2001年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后,更名为“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管理处”。橘子洲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 典景点之一,省级文明单位、湖南百景单位、潇湘八景之一、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
3、相关信息
(1)、定位
景区原面积约17公顷,其中开放区面积约6公顷,主要景点有洲头颂橘亭、汉白玉诗词碑、铜像广场、藤架广场、毛主席畅游湘江纪念点、揽岳亭、枕江亭、盆景园、大门广场等。2004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橘子洲景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将整个橘子洲建设成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主题,以探访伟人踪迹,凸显红色旅游,展示湖湘文化,突出生态休闲为主要游赏内容的“生态之洲”、“文化之洲”、“生命之洲”。
(2)、免费开放
橘子洲景区整体开发陆地面积达91.64公顷,总投资约14亿元,游客年容量合理估算为209.46万人次/年。整个橘子洲景区开发建设结构规划为“一轴四区”,一轴为贯穿南北的旅游轴线,四区为核心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沙滩公园、水上运动区。新景区景点建设紧紧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这一主题,充分利用、保留和保护建筑,进一步突出历史文化特色,以毛泽东艺术雕像为主景,积极营造出“红色旅游”的浓厚气氛,把历史背景、特色园林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新景区建设的主要景点有:问天台、洲头广场、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百亩桔园、文化园、橘洲客栈、湖湘文化陈列展览馆、潇湘名人会所、朱张古渡、竹园、桃园、梅园、桂园、新诗词碑、门区广场、百米高喷、焰火广场及音乐喷泉、婚庆园、游客服务中心等;2009年4月21日, 经长沙市委、市政府批准,橘子洲景区向游客免费开放。
4、景点景观
(1)、洲头广场、问天台及望江亭
在橘子洲头的最南端为3000平方米的洲头广场,其中广场前的扇形问天台面积350平方米,取意毛泽东当年在此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望江亭位于橘子洲头,面积为263平方米,始建于1968年,为亭廊结合的仿古建筑,历来是橘子洲标志性景点。
(2)、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毛泽东艺术雕塑位于望江亭以北,面向东南,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基础,富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与橘子洲风景区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突出表现了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貌的气概。雕塑由广州美术学院进行艺术创作,黎明院长主创。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雕塑基座部分为毛泽东纪念展厅和陈列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用于收集和陈列原景区大理石制诗词碑与毛泽东及其他在湘早期革命志士有关的各种历史文物和经典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摄影作品等。
(3)、橘洲文化园
橘洲文化园位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以北,面积约60亩,植物配置主要以桔树为主,是目前城市内最大的桔园。桔树品种包括宫川、兴津、大分一号、南丰广桔、南丰蜜桔、埃及长城、雪橙、甜橙、羊角柚、宫溪蜜柚等约27种,数量达600多株。园内新修仿古亭廊,亭前栽植杆径达50厘米的优雅黑松,形成赏目心动的园中园景观。园内保留的历史建筑有橘洲客栈和原天伦造纸厂厂房。橘洲客栈建于民国时期,为两层砖木式建筑,青瓦灰墙,占地438平方米,建筑面积869平方米。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和利用橘洲客栈并结合原天伦造纸厂部分原有旧厂房,将其作为陶瓷、湘绣、橘子洲历史文化博物馆和景区接待中心,还原历史风貌,展现橘子洲文化内涵。将原景区毛泽东、蔡和森、萧山、向警予、何叔衡雕像群移建文化园,进一步再现历史伟人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的风范。
(4)、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馆
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馆座落在竹园内,紧邻橘洲文化园。馆内将展示明清以来较有代表性的湖南民俗民居风格的家具、渔具、农具以及湖湘文化元素的字画等。
(5)、朱张渡
朱张渡位于竹园以北的梅园内,是历史上“朱张会讲”的遗址。南宋时期,理学大师朱熹专程从福建来潭州(长沙)造访张栻,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岳麓山与城南书院一江之隔,朱张二人经常往返于湘江两岸,“朱张渡”由此得名。恢复后的朱张渡,将作为观光纪念性场所。
(6)、《沁园春.长沙》诗词碑
位于核心景区入口处南广场,诗词碑采用天然石制作,以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手书水印木刻《沁园春长沙》复制稿制作而成,整个诗词字体洒脱,奔放,线条简单,形态自然。
(7)、百亩桔园
整个洲头以百亩桔园贯穿于各个景点,主要分布于雕塑广场和橘洲文化园等景区。园内桔树优秀品种有42个,数量有1200多株,其中柑桔类如麓山南桔、宫本、宫川、不知火、山下红、国庆一号等知名品种20多个,柚类如胡柚、HB柚、强德勒柚、金兰柚等优秀品种10余个,橙类如埃及长城、细荷页齐橙等品种10余个。通过种植多种不同品种的桔子树来强化橘子洲主题,从而营造出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意境交融的情景。
(8)、听江亭和枕江亭
听江亭和枕江亭位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以北,属于橘子洲原有景点,是供游人休憩和观景之处。
(9)、竹园
汇聚各种名竹,成丛成簇,有龟甲竹、圣英竹、白纹阴阳竹等名贵和乡土品种60余种,园区面积约91亩,是江南地区品种最齐全的竹园之一。圆内新建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馆,馆内将展示明清以来较有代表性的湖南民俗、民居风格的家具、渔具、农具等实物,以及湖湘文化元素的字画,使游客对湖南的民俗有所了解。
(10)、梅园
梅园内种植的梅花品种多,有美人梅、垂直梅、游龙梅、红梅、绿梅等品种14类600多株,树形苍劲古朴,面积约46亩。修建有精致的园林小品。园中的朱张渡是历史上“朱张会讲”所留遗址,朱张渡在湖湘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1)、桂园
桂园内种植了大量名贵桂花树,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系列约200多株,面积约46亩。桂园内建有湖南特色的民居,园内的水池与民居互为映衬,营造幽静、淡雅的氛围。
(12)、百米高喷
百米高峰位于核心景区入口北广场,该喷泉喷高80-100米,水池面积约8000平方米,喷泉由单柱主喷与周边附喷组成一柱冲天。喷泉配置灯光、音乐,使之达到理想的观赏效果,在湘江上勾绘出一幅立体的水景图,与湘江两岸秀美的风光遥相呼应,更突出橘子洲的风采。
(13)、焰火广场
焰火广场位于百米高喷以东,南北长500米,平均宽度为20米,是湖南省首个专门的临江焰火广场,为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燃放烟花爆竹提供专门的场地。橘子洲烟花燃放自2010年8月举办以来,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塑造优良城市形象、提升对外美誉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5、荣誉及其他
2001年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后,更名为“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管理处”。橘子洲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 典景点之一,省级文明单位、湖南百景单位、潇湘八景之一、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