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目录

脂肪肝的程度和检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5-30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83次

脂肪肝如何治疗,脂肪肝的程度和检查,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小编为大家一一汇编总结。

一、如何判断脂肪肝的程度

1.轻度脂肪肝
人们在得了脂肪肝的初期,患者在对这种疾病的检查中,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达到肝湿重的5%-10%或光学显微镜下30%-5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轻度脂肪肝在做B超时其表现为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的管状结构仍然可见,自觉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有时候B超检查不容易发现30%以下的脂肪变性,需要结合肝组织学检查辅助诊断,所以大家知道脂肪肝的病情程度应该怎么区分后,应该针对自身的病情进行治疗。

2.中度脂肪肝
一些得了脂肪肝的患者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导致患者的病情发展为中度脂肪肝,这时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为肝湿重的10%-25%或光学显微镜下50%-75%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中度脂肪肝在做B超时其表现为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肝内管状结构模糊。自我感觉肝区不舒服,食欲不振,肝功能轻度异常,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3.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的病情如果加重,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重度脂肪肝患者在检查时,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25%或光学显微镜下7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重度脂肪肝在做B超时其表现为近场回声明显增强,远场回声明显衰减,肝内管状结构无法辨认。自我感觉肝区疼痛,腹胀闷满,或见黄疸,蜘蛛痣,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后,说明自身的病情加重,应该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二、脂肪肝的检查

1.体检
多数脂肪肝患者存在肥胖,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患者可有脾肿大和肝掌。进展至肝硬化时,患者可出现黄疸、水肿、扑翼样震颤以及门脉高压体征。

2.实验室检查
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中度升高,达正常上线的2~5倍。一般肥胖性脂肪肝ALT高于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AST高于ALT。半数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可升高2~3倍。80%以上患者血清胆碱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可异常。

3.B超
B超对脂肪肝的检出比较灵敏,主要依据肝血管的清晰度、超声衰减程度等对脂肪肝进行分级诊断,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B超不能确定肝功能受损的程度,也很难发现早期肝硬化。

4.CT和磁共振
CT平扫可见肝密度(CT值)普遍降低,低于脾脏、肾和肝内血管,严重脂肪肝CT值可变为负值,肝/脾CT值比值可用于衡量脂肪肝程度。CT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低于B超,但特异性优于B超。
磁共振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5.肝组织病理检查
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临床病理分型。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或无。

三、轻度脂肪肝

1.概述
各种内因和外因造成脂肪在肝脏中过量堆积,肝脏中脂肪含量超过5%,医学上称为脂肪肝。肝脏的脂肪中主要为中性脂肪即甘油三脂,也有少量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不易被重视,其危害隐蔽性大。

2.病因
轻度脂肪肝由很多原因引起,如肥胖、饮酒、糖尿病、药物中毒、高脂血症或者肝炎等,也有可能因近期生活方式或饮食习惯突然改变引起。

3.临床表现
(1)食欲不振、乏力、肝区闷胀不适或疼痛
为肝病患者常有的症状,患者若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腹胀、肝区隐痛等,排除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应怀疑患脂肪肝的可能。

(2)恶心呕吐
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3)肝脏肿大
约90%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可扪及,30%轻度肝肿大,如肝脏贮脂占肝重的40%以上时,可有明显肝大,但为无痛性。肝脏虽肿大,而其形态依然保持正常。若检查肝脏时其质地正常,或稍觉柔软,并且表面平滑且无触痛,便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性。但因为脂肪肝其质地较柔软,所以虽然肿大而在腹壁下触诊往往难以触及。

(4)内分泌失调
肝脏为许多内分泌激素代谢灭活场所,脂肪肝时,男性患者可能有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闭经、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5)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患者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干瘀斑、角化过度等。

(6)黄疸
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临床资料显示,脂肪肝患者仅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四、中度脂肪肝

1.概述
各种内因和外因造成脂肪在肝脏中过量堆积,肝脏中脂肪含量超过5%,医学上称为脂肪肝。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肝脏的脂肪中主要为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也有少量胆固醇、卵磷脂。轻度脂肪肝难以引起重视。随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轻度脂肪肝会发展到中度乃至重度,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2.病因
肝内沉积脂肪的增加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的增加较少,中度脂肪肝由很多原因引起,如肥胖、饮酒、糖尿病、药物中毒、高脂血症或者肝炎等,也有可能因近期生活方式或饮食习惯突然改变引起。

3.临床表现
中度脂肪肝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量脂肪长期浸润肝脏,可使肝脏细胞发生慢性炎症,一旦出现自觉症状,肝脏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肝功能轻度异常,脂肪量为肝脏重的10%~25%,转氨酶,胆红素轻度或中度升高,并常伴有脂肪性肝炎,B超肝切面前半部回声粗而强,肝切面后半部回声明显减低,肝面光带降低。

五、重度脂肪肝

1.概述
各种内因和外因造成脂肪在肝脏中过量堆积,肝脏中脂肪含量超过5%,医学上称为脂肪肝。肝脏的脂肪中主要为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50%),也有少量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的脂肪量甚至可达40%~50%,有些达60%以上。

2.病因
(1)营养失调
营养失调主要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长期食用大鱼大肉,油炸食品,甜食等多是营养过剩的原因所致,高脂肪肝饮食,由于脂肪摄入过多,使肝脏的负担加大,从而干扰了脂肪的代谢,脂肪在肝内堆积,而形成脂肪肝。当糖类摄入过多时,过多的糖会转而合成脂肪酸堆积于肝脏。

(2)体育运动量少
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病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脂,如果运动量过少,体内的脂肪肝就会转化为能量,过剩的脂肪容易堆积肝脏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3)酒精
长期饮酒时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的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酒精主要在肝脏中分解,从而使肝对脂肪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因而引起脂肪的堆积。酗酒严重者最终会导致肝硬化、肝癌。

3.临床表现
(1)食欲不振、乏力、肝区闷胀不适或疼痛
为肝病患者常有的症状,患者若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腹胀、肝区隐痛等,排除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应怀疑患脂肪肝的可能。

(2)恶心呕吐
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3)肝脏肿大
约90%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可扪及,30%轻度肝肿大,如肝脏贮脂占肝重的40%以上时,可有明显肝大,但为无痛性。肝脏虽肿大,而其形态依然保持正常。若检查肝脏时其质地正常,或稍觉柔软,并且表面平滑且无触痛,便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性。但因为脂肪肝其质地较柔软,所以虽然肿大而在腹壁下触诊往往难以触及。

(4)蜘蛛痣
蜘蛛痣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
蜘蛛痣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时。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如压后退色,称肝掌。据报道,270例肝活检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8%有蜘蛛痣,脂肪肝好转后蜘蛛痣消失,3例由脂肪肝转成肝硬变,蜘蛛痣增多。

(5)内分泌失调
肝脏为许多内分泌激素代谢灭活场所,脂肪肝时,患者除出现蜘蛛痣外,还可能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性月经过多、闭经、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6)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患者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干瘀斑、角化过度等。

(7)黄疸
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临床资料显示,脂肪肝患者仅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相关问答
其他相关文章
热点问答
1牙龈萎缩吃什么药?吃什么药有助于缓解
牙龈萎缩吃什么药?吃什么药有助于缓解
最新内容
大家关心
热点文章